“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吗?”杨穷问。
“什么都行,无论是国外产的火腿、洋酒,还是国内的二十年名酒、名家的手工艺品……”
陈生列举了许多好东西,听得杨穷倒是无所谓,但旁边的小弟却有些心动,头都快冒黑线了。
杨穷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对旁边的小弟说:“去隔壁仓库,把我前几天收的新货拿给尔兄弟看看。”
小弟领命而去,陈生和杨穷则在大堂里静坐等待。
两人都没有说话,杨穷原本还想探探陈生的底细,但看到陈生一副不愿多言的样子,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
陈生也希望与对方保持简单的交易关系。
大约二十分钟后,小弟拿着一个袋子回来了。
他打开袋子,里面放着两瓶看去很普通的葡萄酒。
陈生看了看,没有说话,然后看向杨穷。杨穷见陈生没说话,知道这小子可能不太识货。
“尔兄弟,别看这是两瓶普通的京城葡萄酒,但这是在国宴使用的,每年的产量都非常有限,一般人是难以得到的。”杨穷解释道。
陈生立刻意识到,这个时候的京城只有一个葡萄酒厂,而且不对外卖,只有在博览会之后才开始对外销售。
“那就多谢了,您不提醒我还真没注意到。”陈生连忙拱手表示感谢。
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放在桌,然后从小弟手中接过葡萄酒,再次拱了拱手,没有多说什么就离开了。
杨穷原本打算无偿提供服务,但见对方留下钱后匆匆离开,未作多言,显然只想维持交易关系。
杨穷并未期望通过两次交易就能建立深厚联系,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会更加熟悉,因此并不急于求成。
实际,那两瓶酒如果对外出售,市场价格大约是五六元一瓶,但由于需要特殊的酒票才能购买,而且近几年这种酒并未公开发售,因此显得较为稀有。
在回家的路,陈生考虑了一下,觉得带两瓶酒作为礼物已经足够了。
携带过于昂贵的物品不仅不必要,而且可能会显得自己过于炫耀,而且他也不确定这次拜访能否成功。
陈生无法事先打探情况,只能亲自门。
他希望这个王先生真的是一个看重金钱的人,这样事情处理起来会更容易。
只要王先生同意收他为徒,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特别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困难时期,他手中的粮食将比黄金更为珍贵,那个时代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粮食,所以他并不担心王先生不教他。
为了下周的拜访,陈生特意请假去绸缎庄定制了一套新衣服,两天后就拿到了成品。
他现在穿的衣服已经是传承了多次的旧物,从父亲传给大哥,再传给了他。
尽管家里有双职工,但那个年代的人们习惯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
转眼间,休息日到来,陈生从家里收拾妥当,准备出门。
他还借了店里的自行车,手里提着从杨穷那里买的两瓶酒。
当他骑车经过中院时,院里的居民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
陈生以前虽然穿着整洁,但衣服总是破旧不堪。
今天他突然换了新衣服,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院子里闲聊的众人看到陈生的样子,纷纷好奇地询问起来,其中领头的是易中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