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在明末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从1580年开始),我国历史学家的考证证明,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我国的地震学家也证明,这个时期是华北大地震最多的时期。
据英国天文学家蒙德研究证明,这个时期太阳上很少有黑子活动,北欧气候非常寒冷。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时期的寒冷和地震与太阳上少黑子有关。
寒冷的气候必将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当时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南方大雨,北方大旱。
而旱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可怕的蝗灾,大规模的蝗灾从崇祯九年(1636年)开始,最早出现在是陕西山西等地,然后蔓延至整个北方。过境的蝗虫啃食着一切的农作物,让本来就因为干旱收成寥寥的农民更是悲痛欲绝。
瘟疫则是气候变化衍生出来的另一个问题,人们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四处搜刮东西,再加上身体抵抗力下降,鼠疫便爆发。
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华北鼠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流行。这次爆发地点仍是山西。一条来自山西兴县的报告说: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朝发夕死”、“一家尽死孑遗”是对鼠疫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特点的描述。 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
按照以往,多重灾害叠加,百姓没有活路,就会聚而为盗,为非作歹,造成社会混乱。就如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奏疏所写的那样:
崇祯七年(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政府救灾不力,百姓看不到希望,动乱便发生了。
而现在,山西境内虽发生了旱灾、蝗灾,甚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鼠疫。社会秩序虽有些慌乱,但总体稳定,百姓的眼睛仍闪着亮光。
为什么?
因为正月十五,一道圣旨降临山西,立马传到了各县。
圣旨里明确说道:接下来几年,会有连续的旱灾和蝗灾,不过,朝廷已做好了部署,百姓不必惊慌。
朝廷给百姓三个选择:愿意出海的,给银钱去台湾;愿意出省的,给粮食去浙江;不愿意离开的,发红薯苗,教导种植。
同时,随着圣旨而来的还有一份《蝗虫料理方法》,指导百姓捕蝗虫充饥。
山西平阳府隰州大宁县,该县位为大山之中,本来日子就不怎么好过,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土地皲裂,山岗灰黄,河床都快裸露了。
这时,一老一青年在河边相遇了。
“墩娃,你家怎么安排?”
“牛二伯,我和两个弟弟去台湾。我爷年岁大,我哥留下来。您家呢?”
“我走不动道啦,留下看家。管子带栓子和喜兰一起去浙江。”
“要不,和我和兄弟一起去台湾,路上也有个照应。”
“不啦,管子说去台湾要出海,不知几时能回来。去浙江,脚踏硬路,灾情一过就能回家。”
“这样啊,行,那我叫我哥到时多帮帮您!”
“嘿,好啊!还是你们兄弟厚道。”
……
而大同府长宁县这边也有两个少年在田头聊了起来:
“铁头哥,你说这蚂蚱能吃吗?”
“应该可以,我爹说官府公布了吃法呢。”
“那我们捉几只试试。”
“行。”
接着两个少年一顿操作,终于串出了好几串蚂蚱串,顺便生了个小火堆。
“狗蛋,你别靠太近,等下烤焦了!”
“哦,哦。”
过了一会儿,狗蛋看着眼前焦黄的蚂蚱串,鄙夷地问到:“这东西能吃?”
“嗯,听说加上椒盐,味道相当好。”
“那椒盐都是老爷们吃的,我们哪有…”
“这倒是。先试试味道吧。”
咔吱咔吱……
“脆倒是脆,就是味道淡了点。”
“是啊,回头弄点盐水沾沾,估计就差不多了。”
“嗯,嗯。”
……
类似的对话,在山西各县响起,就连隔壁陕西受灾的百姓,也很快收到了风声,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捉蝗虫充饥;有的领红薯苗,垄田种植;还有的带上家当准备随山西百姓逃荒。
而此时远在安徽滁州的李自成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着急忙慌地找到高迎祥:
“闯王,不好啦!崇祯那狗皇帝发了旨意,在山西那边招笼灾民呢!”
“怕什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