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何等老练,一眼就看出了众人脸上稍显即逝的表情,他不动声色,看着刘隅继续说道:“老夫当年虽与他父亲是生死之交,可学问这种事终究做不得假。”
“今日老夫寿辰,老夫有一提议,诸位出题,让云起现场作一首,以此助兴,诸位以为如何?”
当场作诗。
使不得啊!刘隅心中暗暗叫苦。
若是随口背诵,刘隅可不怕,毕竟此时他是站在那些天才的肩膀上。
得益于那些年的教育,无论唐诗,宋词,元曲,他都能随口吟上几首。
可这是当场出题,命题诗啊!
要是那个不长眼的出个难题,自己一时间想不出古诗来对应,那就是大型社死现场了。
刘隅行礼道:“世叔谬赞了,小侄也是偶有所感,才有此作,当不起世叔如此夸赞。”
王允呵呵一笑道:“贤侄之才,老夫是见识过的,不必自谦。”
刘隅见推辞不过,只能默默站在原地,看着诸公。
此时刘隅有恍然间有种回到前世,现场考试的仪式感。
众人都看着刘隅的立在原地,一言不发,心里也都没有底气。
看得出少年应该是有些诗才的,王允这一番操作也是为了给少年扬名,顺便压一压蔡邕的气势。
可这个题目却不好出,若是出的好了,少年口出佳篇,众人都皆大欢喜。
若是稍有不慎,出个题目,少年答不出,打的可不仅是少年的脸。
场上短暂的沉默后,尚书杨瓒呵呵一笑,首先说道:“王公所言,我等无不信服,令侄相貌不凡,出口成章,一看就是身负才学之人。”
他话一出口,几人附和道:“是啊,是啊,王公有侄如此,实在让人羡慕。”
刘隅听到众人的吹捧,心中已经明了。
这和前世自己在职场一样,在摸不清领导意图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冒险测试。
既然都不敢尝试,那顺着领导的说话,肯定不会错的。
这样也好,自己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他正要借坡下驴,说几句场面话。
谁知一个声音,打破了他的节奏。
“七步成诗,操闻所未闻,愿意出题一试。”
这谁啊?领导吃菜你转桌,领导开门你上车……
刘隅转头望去,只见曹操已经站了起来,躬身行礼,面不改色。
原来是魏武帝,那没事了。
曹操刚才一直在观察刘隅,看他面对众人赞誉时,脸上没有一丝得意之色,不禁暗暗敬佩。
他这次站起身来,倒不是真怀疑刘隅没有才学,而是觉得王允说的七步成诗实在匪夷所思。
另外他也想看一看,明明坐在自己面前,自己却观之不透的少年才华到底有多深。
王允转头看向曹操,敛了笑容道:“原来是孟德,不知孟德准备以何物为题?”
众人见王允笑容散去,不禁在心中暗自庆幸,辛亏自己没有冒险相试,若是因为此事惹的王公不喜,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刘隅知道王允敛去笑容,并不是因为他向自己提出问题,若是因为曹操和董卓关系过近,令王允不喜。
不愧是曹孟德,面对场上突然的情绪变化,他脸上神色丝毫不变,而是端起酒杯应道:““今天适逢王公寿宴,如此美酒,如此盛宴,就以酒宴为题,不知可否?”
王允不说话,他慢慢走回案前,坐下,看着刘隅问道:“贤侄觉得孟德提议如何?”
刘隅知道目前这种情况,若是推脱,自己在王允心中刚建立起的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刘隅唯一沉吟道:“就依曹公之言。”
王允微微点头。
众人见刘隅毫不犹豫就应承下这道题目,都目不转睛看着刘隅。
莫非这少年真能七步成诗?
酒宴为题,古人写酒的诗不少,可要说与今日气氛吻合的,刘隅还是要思量一番。
无数的酒宴诗在他脑海中浮现,过了片刻,他眼神中突然明朗起来。
有了!
刘隅躬身为礼。
“隅偶得一首,请诸位指点。”
说完,端起案上酒杯,一饮而尽,慢慢吟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