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申回到客栈,王小看到魏申回来了,连忙打水供魏申洗浴,王小问道:“公子,是否叫那女子培您。”魏申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一个男人一生中是要成就一番大业,我的理想是一统天下,女人只会影响我的理想!”“那,我去拿水给公子洗浴。”王小说完后便去打水了。
清晨,魏申早早起床,对王小说道:“王小,我待会去稷下学宫,你就呆在客栈里吧!”王小拱手道:“遵命。”
稷下学宫
魏申走进后,问一旁的舍人:“先生,请问孟轲先生现在在哪里?”舍人答道:“哦,他啊,孟轲先生在书阁内看书呢,需要我带你去吗?”魏申拱手道:“那就多谢了!”
魏申来到书阁,看着有七层之高的阁楼,心想:这么大的书阁,该能存多少书啊!整个书阁成四方形,每层书阁的四角都有一只麒麟,整个书阁看起来是带有一种书风浓厚的气息。
一旁的舍人告诉他:“这位学子,这上面的麒麟是希望各位学子能够通过读书成为麒麟之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寓意,这位学者,这书阁内光兵家之书就有三十八册,道家之书籍共有三百六十七册,儒家之书籍共有八百册,还有种类繁多的各类诸子百家的书籍都储存在这里面,这里面可谓是价值连城的宝藏啊!”魏申听完舍人的到来就知道这位舍人一定也是爱好学习之人。
魏申走进书阁,只见整个书阁内都有许多学子在这里看书,安静的就连心跳声都能听到!魏申小步走着,小声问着一旁的一位学子:“这位兄台,请问儒家之书在哪里?”那位学子看到魏申也小声说道:“在三楼。”随后又看着手中的竹简。
魏申一步一步的走上三楼,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当心发出过大的声音,吵到他们读书。到三楼后,看到了在一角旁看书的孟子,魏申走上前施礼道:“先生,在下魏明,特来向您请教儒家之说!”
孟子抬头看是魏明,便说:“坐吧。”魏申坐下后说道:“孟轲先生,我此次前来是想您请教一下你的治国理念。”
孟子听魏申要想听他的治国理念,便说道: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糊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大的宅院,在里面多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魏申听后又问道:“那么,一国之君该如何管理国家呢?”
孟子又答道:“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一个国家便能得到长治久安,一个国家要想对外百战百胜,就要实行仁政,周武王实行仁政,所以夺得了商朝的天下;商王汤实行仁政,所以夺得了夏朝的天下,这两位王的实力并没有他们的对手强大,但是由于他们实行的仁政因此夺得了天下,只要一国之君愿意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天下迟早是他的。”
魏申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道:“一个国君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