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成说
年少订亲不知苦,可叹红颜冤入土;情真拜师学城府,韬光养晦把仇除。
洪灾冲散团圆家,深山娶妻苦命妇;除匪安家遇鬼哭,雪恨安魂得托付。
归乡途劳燕分飞,一别经年度寒暑;行医打仗充伙夫,火焚鬼锋芒初露。
寻枪得宝开云雾,齐心成仁保民福;师徒共赴黄泉路,袍泽归途认手足。
归乡仍斗邪鬼魅,烧营开仓天道独;携手奔波离乡土,雪花山中硕鼠伏。
联纵豪杰收仙姑,济世除瘟高悬壶;灭贼觅得家国宝,合力夺宝慰先祖。
辗转归乡诛魑魅,千古奇冤天理无;甘当走狗寻手足,巧计逃离绞肉窟。
水火妙用踏归途,抗疫染病险身卒;昔日参军赛猛虎,魂影返乡梦迟暮。
寻得亲人再团聚,战后新生祈民福。
辰飞家族一直有一支承袭祖训,学习医术的家庭。三爷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于1922年家住中原大地的刘家村,赶上了那段国家屈辱,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艰苦时光。在那段时光中,人们之间的感情还很淳朴,大家都保留着很多信仰。三爷的信仰不是神佛,而正是神农。
三爷大名叫刘景荣,兄弟四人是“荣”字辈,按照“春和景明”排序,老大春荣,脾气憨厚,却最护兄弟,老二和荣,为人外圆内方,老三景荣,为人韬光隐忍,最善医术,老四明荣则宅心仁厚,却身体不好,一直由哥哥们照顾着,兄弟四人亦兄亦友,亦师亦父,感情很深。值得一提的是,刘景荣因为生下来后,小光头上胎毛白净,好像正在长着的葫芦,同时,孩子抓周时,他紧抓着一只葫芦不放,大家都很开心,觉得他天资一定不凡,肯定是学习医术,传承药理,悬壶济世的人才,所以他就有了个小名:葫芦,也因排行老三,就被长辈们亲切地叫为“小三”。
在豫北,小三是长辈对家中排行第三儿子的爱称,从老二开始,长辈喜欢叫小二,小三,小四等称呼,和现在代表的意义不同。
刘景荣出身地主家,有农田和药园,从小就读在私塾,家里以医术立家,所以家中四兄弟都学习医术,又因为刘景荣一家供奉神农,为人和善,乐善好施,而且对四邻八乡都广结善缘,所以四邻八乡都很敬重他们一家。
在这儿,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只知道神农尝百草,一日七十毒,百草也代指中草药,但另一面,他还尝出了五谷,从此大家开始躬耕阡陌,民间一直广为供奉,既不忘先贤,又祈求五谷丰登和无病无灾。
刘景荣虽然成长于乱世,但是一家也一直丰衣足食,本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可抗战爆发后,他竟然被迫过起了长达10年亡命天涯的生活。故事还要从抗战第二年开始讲述:
1938年春天,大年初四,父母长辈要给16岁的刘景荣订亲,在当时来看,16岁不算未成年,是可以订婚结婚的,而且还略有大龄的意思。何况刘景荣家世很好,吃喝不愁,那时的观念里普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白头偕老”。刘景荣也是英俊帅气,而且知书达理,为人和善,家里名声也好。用现在的眼光看,刘景荣是医药世家的富N代,小伙儿又是医学高材生,长得帅,还会疼人,放现在也是迷倒万千少女的帅哥。所以,保媒拉纤的踢破门槛,说破嘴皮,都想和刘景荣订亲。
当年的刘景荣根本不清楚订亲意味着什么,只是看到哥哥们成婚后,就有了自己独立的院子,除了结婚前让自己睡新房,以后就不再和自己睡了,家里多了口人,自己得叫她嫂子,没过几年,家里又添了孩子。他从《诗经》里读过很多爱情诗,其中就有一首描写战争中婚誓的《邶风·击鼓》,其中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他只知道娶亲就要从一而终。
有一天,刘景荣在长辈的安排下,穿着一新,跟着父亲牵着毛驴去接上了一个打扮一新的小脚老太太,大家都叫她金三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刘景荣一见金三奶,给她作揖见礼,并说:“景荣给三奶奶见礼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