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在原本历史上,北京内城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李邦华心灰意冷之下,对着文天祥的木主作了三个揖,接着便写下一首绝命诗说:“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然后投缳而绝。

可以说,这是一个用命来证明自己忠心和气节的老臣,在满城先投闯,后降清,毫无底线可言的明末官僚中,可谓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而如今,朱慈烺煽动的蝴蝶翅膀,已经使得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常登贵,林昌峰这些历史上不知名的小人物如此,周世显,李邦华这些皇亲国戚,经略大臣,同样是如此。

但因为事发突然,他并没有太多时间筹备突围的事宜,整個过程显得十分匆忙和草率,便是南下重建朝廷的班子,也完全没来得及组建。

所以,当朱慈烺听到周世显的禀报,立刻就有了要带着对方一起南下的想法,李邦华对于他这个皇太子来说,可比崇祯有用得多了。

这点政治敏感度,他还是有的。

同时,朱慈烺也很清楚自己突围南下之后,将会面临的巨大困境,南方同样有他的敌人,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早就已经有人垂涎。

他虽然有着皇太子的身份,在法理上是大明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他现在手下只有二十四骑,在明末官僚体系中,几乎毫无地位可言,周世显算是皇亲,可地位同样不高。

因此,朱慈烺南下之后,还得想办法拉拢各方势力,为自己所用,否则,很难迅速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扩军备战。

而德高望重,文武全能,和南京的留守官员,甚至是京营出身的黄得功等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李邦华,便是他十分重要的倚仗,甚至能毫无争议地压倒南京群臣。

东直门西面的大街上,李邦华看到英姿勃发,虎虎生风的朱慈烺,一时激动得难以自已。

他也是见过皇太子骑马射箭的,但没想到对方披甲之后,居然如此有威严,眉目宛如鹰虎一般,气势逼人。

“老臣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当即上前将李邦华扶起,一脸欣慰道:“孟翁能和本宫一起南下,实乃我大明之幸也。”

“殿下这是折煞老臣了......”李邦华闻言,当即又要跪下。

“孟翁的气节操守,值得本宫如此尊称,何来折煞之说?”朱慈烺摇了摇头,然后又道:“现在局势危急,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李邦华到底是历尽千帆的老臣了,他也很快就从惊奇中恢复了过来,看了看朱慈烺,又看了看围在他身边的二十几骑,小心翼翼地开口试探道:

“殿下此番是要......突围出城吗?”

朱慈烺看到李邦华如此神情,哪里还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这可是一个知兵的老臣,执掌过京营,十几万人马都治理得卓有成效,对于他二十几骑就想要突围出城的想法,自然是觉得异想天开的。

“本宫奉父皇之命,趁乱突围出京,南下应天继承大统,还请孟翁随本宫南下,辅佐本宫中兴大明,恢复河山。”

朱慈烺语气十分坚决,随即也和刚刚对周世显一样,将崇祯要殉国的决心,说了出来。而想要说服李邦华这样的老臣,他自然还得再借一借崇祯的名。

其实,李邦华并非固执己见的人,也绝对不迂腐。

早在二月,他便秘密上书,请求崇祯皇帝固守京师的同时,仿照永乐旧例,让太子到南都监国。

而好几天没有得到崇祯的回复之后,他又请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南直隶的太平,宁国二府,让他们拱护南京。

崇祯皇帝收到奏疏之后,其实是动了心的,但最终还是因为不愿背负丢弃祖宗社稷的罪名,想要大臣在朝堂上主动提出,以便今后出现争议的时候甩锅而错失了时机。

要知道,这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可全都是人精啊,谁又愿意承当这个责任?

于是乎,李邦华的提议都没能落实,一直到李自成攻破昌平,兵临北京城下,时局再也无可挽回。

但现在,崇祯要殉国,他作为臣子,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台阶下。否则,他自己都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更别说让其他人闭嘴了。

如果说别人不在乎所谓操守,那一生廉洁奉公,为了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李邦华,恐怕就是真的在乎了。

所以,这个“托孤大臣”,李邦华必须要当,而且也只有当了“托孤大臣”,他才能在南下之后,执掌大权,为朱慈烺实现政治目的出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