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惊艳表现让他瞬间成为了兰陵的焦点。
此刻的李斯并不知道,他的惊世骇俗之语会带给荀子怎样的震撼。
当晚,荀子回去后辗转反侧,他既惊喜又惊讶。
惊喜的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上蔡小吏,居然能把他的劝学理解的那么深刻。
这是那么多的弟子没有过的。
惊讶的是,李斯居然敢在众人面前质疑他的理论。
这是多年未曾见过的情景。
后生可畏,天纵奇才。
“老夫年近花甲,游历多国,见过的人才数不胜数。”
“老夫也曾轻狂,敢为人之不敢为,儒者不入秦的传统老夫都敢打破,又有什么事不敢做。”
虽同孔子,孟子略有不同,然对有真才实学之人,荀子往往不吝溢美之词,更愿意倾囊相授。
要不然何以那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楚国。
“老夫见过太多的异人,但像李斯这样敢说敢为敢质疑的学生,老夫觉得真的不多。”
那一夜,荀子体内的那股火被李斯燃烧了起来。
“明日,老夫要为此人打破常规。”
此刻的李斯躺在硬板床上,也毫无睡意。
实际上,作为一个对战国学说一知半解的人来说,李斯一直都在虚心学习,不敢太出格。
今天的事,他也不想这样,可荀子的著作太多,照荀子他这么个教法,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学得完,出师岂不是遥遥无期?
“没有得到荀子的赏识,就不能亲自得到他的教诲,这样的话,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跟韩非一起学习。”
李斯清楚地知道,法家集大成者非韩非莫属。
自己在大堂学习,意味着自己就是普通的学生,这样还怎么跟韩非聊到一起?
韩非虽然口吃,但人家可是韩国公子,妥妥的贵族。
不借助求学的契机聊到一起,怎么学习荀子的高深理论,怎么学习韩非的法术势。什么时候自己才能集大成。
不集大成,怎么去敲开吕不韦的大门。
《吕氏春秋》自己又不懂,增减一字让吕不韦另眼相看不现实。
没有吕不韦,自己怎么去见秦始皇。
不行,必须自己争取机会。
性恶论自己一知半解,不敢过多评论。
那么,自己唯一的机会只有《劝学》了。
不弄出点惊世骇俗的言论,怎么让荀子另眼相看。
虽如此说,但这么做确实冒险,李斯赌的是荀子的人品和气度。
李斯认定,荀子是个当代大儒,心胸宽广。
事实证明李斯赌对了。
当晚,荀子在自己的“帝王之学”学生名单上,郑重写下了李斯的名字。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荀子回味着这句话,整夜都没休息。
“韩非,李斯,汝二人谁会超过我?”
同样无法入眠的还有韩非。
身怀救国抱负的韩非,是荀子弟子当中心事最多的人。
有的时候他也很羡慕那些平民出身的人,一日三餐,儿女绕膝,此生完美。
但命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注定要为自己的韩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他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年少时,他也上了很多书,但终究石沉大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