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古人一般都是讲阴历,所以,三月就是指阳历四月。此时,柳树杨树刚好掉絮,飞絮太多,看起来就像烟雾一样,所以,古人的诗词多用“如烟”“如雾”来形容柳。
而且,古人有折柳相送的情结,所以,烟花,这里一指飘絮的杨和柳,二指春天繁花似锦的美丽。
这里多讲几句闲话,为什么古人那么喜欢柳树。
一,柳的谐音是“留”,折柳相送,有依依不舍,挽留的意思。
二,柳树生命力旺盛,入土即活,折柳相送,有祝福友人无论漂泊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枝繁叶茂的意思。
三,柳絮柔弱无助,身不由己,像多情人的相思,无穷无尽而又无能为力,也有以柳表达相思之意。
释义并评析:
1,古人在黄鹤楼和我告别。西辞,是说明方位,意思是向西边辞别,朝别的方向而去。
2,在烟花飘洒的阳春三月,向扬州而去。
3,一叶孤舟向远而行,渐渐的消失在碧空尽头。
4,只看见浩大的长江水,向天边奔流而去。
评析:
古时候远行,只有陆路水路,陆路不像现在,可以在山里面打隧道,只能翻山越岭。古时候治安也不大好,路上有很多盗贼,有钱人或者行商的人有陆路,很多都会雇佣镖局护送。
因此,走水路相对多一些,而且,水路速度相对较快。
在烟花三月这种美好的季节,走水路的人不会少,毕竟出去游玩的人很多。
孟浩然不就经常出去游历么?
所以,从逻辑上讲,孤帆,是不大符合逻辑的。也许有人说,孟浩然独自一人远去,很孤单,所以称之为孤帆,我以为也不大合理。船上还得有其他人嘛,比如船夫。
另外,既然是烟花三月,怎么能“唯见”长江天际流呢?那么多的美景。也许有人说,作者此刻的心里,只有朋友孟浩然,所以只看小船,不看景色。眼里才只在乎浩大的长江。我认为还是不大合理,凡是第一观感就可能让读者产生歧义的文字,还是少用为妙。
另外,第三句收尾宜用动词,碧空尽,不如逐空尽好。
改后:
老友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