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在学子们连续多日互相宴请庆贺中落下了帷幕。
李麟戟深知,能够在县试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恩师卫泰清的悉心教导。
这一日,李麟戟特意起了个大早,准备去拜访卫泰清。
清晨,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李麟戟身着新衣,手持精致的木盒朝卫府走去。
木盒内放着几卷精心挑选的典籍,还有一套上等的毛笔与墨条,寓意着学问之路长青,笔耕不辍。
来到卫府前,李麟戟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府门。
不多时,门扉开启,一位家仆探出头来,见到是李麟戟,连忙恭敬地引入内。
府内花木扶疏,清幽雅致,李麟戟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一步步走向书房,那里是他与卫泰清无数次探讨学问的地方。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卫泰清正伏案阅读,听到声响,抬头见是李麟戟,脸上顿时浮现出温和的笑容:“麟戟,这么早来访,有何要事?”
李麟戟走上前,双手呈上木盒,语气诚挚的说道:“先生,学生特来感谢您的悉心教导。县试的成功,全因老师您的栽培与鞭策。这些微薄之礼,虽不足以表达学生心中感激之情万一,但愿能聊表寸心。”
卫泰清接过木盒,轻轻打开,看到里面的书籍与文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骄傲:“麟戟,你有这份心,我就很高兴了。你的成就,是对你勤勉与才华的最好证明。记住,学问之路漫长,保持谦卑与好奇之心,方能走得更远。”
李麟戟恭敬地聆听,点头称是:“学生明白,多谢先生教诲。”
卫泰清继续说道:“如今你已顺利通过县试,接下来的目标自然是秋闱。长安城,汇聚天下英才,竞争更为激烈,你需得提早准备,方能应对自如。”
李麟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学生定当不负先生期望!”
谈话间,阳光已悄然移至屋内,洒在师徒二人身上,温暖而明亮。卫泰清望着眼前的李麟戟,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同样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不禁心中涌动起一阵暖流。
“好了,你回去后就开始收拾行囊,早日动身吧。在长安,若有需要,可找我旧友孔颖达,他在秦王府任职,定能给你一些帮助。”卫泰清的话语中饱含着关怀与期盼。
李麟戟再次施礼,眼中满是感激,“感谢先生指点,长安一行,定会全力以赴。”言毕,转身离开书房。
告别了卫清泰后,李麟戟马不停蹄地前往县府。
能够顺利的加入县学并参加考试,得亏有了倪鸿熙的帮忙。虽说倪鸿熙有看在程府面子的成分,但善意和提携也是真的,如今理应亲自登门拜谢。
踏入县府,李麟戟感受到与卫府不同的氛围,这里多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在门房的引领下,李麟戟来到了倪鸿熙的书房。
书房内,倪鸿熙正在审阅文书,见李麟戟到来,立即放下手中的笔,面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麟戟,快请进。恭喜你县试一举高中!”倪鸿熙的话语中透着赞赏。
李麟戟恭敬行礼,开口说道:“感谢县尊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提携,学生才能有今日之成就。此次县试成功,更是离不开县尊的关照。”
倪鸿熙摆手示意李麟戟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麟戟啊不必客气,你的成就源于你的勤勉与才华,这才是你取得成功的关键。以后得路还很长。望你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勤勉学习,为国效力,为民谋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