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唯才是举!只要通过考核,哪怕不当御医,朕也有赏。”
朱翊钧想了想又补充道,“不拘于北直隶,全国其他地方的,也可以推举名医,通过考核后,推举人也有一份奖赏。朕再给名医发个牌子,皇家认证!将来甚至可以每过几年,齐聚京师,互相交流学问、顽疾、药草,提升医术!”
说着说着,将本来只属于太医院的考核,发展成了国内名医齐聚的盛会!
商议一阵后,最后确定下来,太医院的十名在编御医,在五天内,先进行药方药理、药性识别等方面的简单考核,保证十人都合格。
之后,再择时开展名医齐聚的盛会。
因为李时珍他们都在民间,他为了撰写《本草纲目》,在全国各处收集药物标本和各地药方,行踪不定。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到京,要是一直等李时珍进京,可能要等到万历元年了。
说罢此事,太医院两人告退。
朱翊钧觉得心中又一块石头落地,不由得松了口气。
隆庆的寿数太短,又没有受伤,是明确的因病而死。
不管是真的药石无医,还是御医们水平不过关,朱翊钧都有着充足的借口怀疑太医院,借此做出调整。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心里有鬼,和隆庆之死撇不开关系。
朱翊钧这些天提出来的意见,都尽量寻找了充足的理由,站在大义的角度,甚至是道德制高点的层面上,尽可能提升自己意见的通过概率。
对于太医院的处理就是如此,这一次,只是单纯的考核其人员是否可靠。
他不会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将后世知道的一些粗浅医学知识的通通拿出来。
以朱翊钧这个年纪,如果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提出什么过于离经叛道的想法,比如想要些吃喝玩具,只会被当成是小孩子胡闹,不被重视。
就算是皇帝,想要亲政掌权,也得再等许多年。
所以朱翊钧现在根本不会考虑找个地方进行科学研究,搞搞发明小实验。比如让人去弄霉菌,研究青霉素。
在外人看来,这和木匠活没什么区别。
这类不务正业,不像是皇帝应该做的事,要做,而且朱翊钧也能想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做这些事情是在为国为民。
但是在成果出现之前,质疑声必然会连绵不断,影响自己的权威。
所以要等自己的地位权力稳固之后,才能开始尝试。
反过来,只要他每一次说出的话,都是站得住脚,无可辩驳,顺利执行下去。
长久以往,自然能够得到众人信任,拥有影响力,真正掌握权力。
朱翊钧如今慢慢有了一层理解,无关身份地位,说话管用有人听,就是权力。
回到书房,朱翊钧拿起《春秋》读了一阵,再度放下,转而拿起笔,在墨上蘸了蘸,开始慢慢书写。
片刻后,他将两张纸交给孙海。
“万岁爷,这是什么?”孙海接过纸张困惑道。
司礼监有内书房,由翰林教导其中的太监读书认字,学习道理。
但是有资格进内书房的,寥寥无几,每一个都是太监中的精英。
孙海过去只是东宫内侍,主要负责陪当时还是太子朱翊钧玩耍,自然是大字不认识几个的文盲。
“两封朕的亲笔信,一封给李时珍,一封给万密斋。朕听说有才学之人,都有傲骨,想必朕如此姿态,礼贤下士,他们就不会拒绝了。”
孙海嘟囔道:“万岁爷这也太抬举他们了,不过是两个大夫,一封诏书,谁敢不来?他们哪配的上万岁爷的金贵笔墨。”
朱翊钧笑道:“你这蠢材,什么道理都不懂。朕有心招揽天下贤才,不管士农工商,只要为国有利,于朕有用,区区笔墨,朕有何吝惜。”
刘备曾三顾茅庐,诚心邀请孔明出山,传为佳话。
他作为皇帝,没必要做这么低的姿态。只要做出贤下士的意思,自然能够得到世人赞扬,得到好名声。
除此之外,朱翊钧对这些为了中国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名人,心中存有几分敬意,不想用皇权直接强压。
“你这就去把朕的信送到司礼监,和旨意一起发过去。”
孙海应下,转身就要离开,忽然被朱翊钧叫住。
在他的记忆中,孙海和客用作为万历皇帝的内侍太监,蛊惑皇帝贪玩喝酒,差点砍了别人,惹出大祸。
李太后为此勃然大怒,让万历罚跪,写罪己诏,还说出了要废掉他,改立潞王的气话。
算起来,这种太监,和王振一样,都不是好东西,自己应该把他给除掉。
但毕竟是现在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朱翊钧不想用这种未来罪,惩罚现在的人。
“你有空时要多读书,去吧。”
朱翊钧决定再观察一下,如果孙海不堪重用,便打发他去别处。
内阁,张居正抖了抖手中的纸,看着上面的文章,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这一篇本来应该很简单的诏令,几经删改,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写的比青词还要慎重。
毕竟是第一次为小皇帝做刀笔吏,张居正希望做的更完美一些。
吕调阳接到消息,知道自己即将入阁,只等正式的调令。于是在同左右侍郎简单交接了礼部的工作后,先行来到内阁。
“叔大,早就过了时辰,怎么还没吃饭?内阁工作竟然如此繁重,看来我该回部里,继续当我的大宗伯。”
他看着张居正桌案旁,摆放着一份饭菜,便开了个玩笑。
————
感谢唯我是纯阳书友投的月票,多谢书友们投的推荐票。新人新书,支持都记在心里,谢谢大家。
评论有看,错字应改尽改。剧情才刚展开,很多东西会在后面写到,还请放心。
最后求一下收藏票票追读,给大作者一票人家毫不在意,给萌新一票,久久不忘,码字动力倍增,性价比超高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