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因斯坦一同住在米兰的父亲非常同情儿子的痛苦,他试图通过一种令人辛酸的讨好方式助他一臂之力。1901年4月13日,赫尔曼在未告知爱因斯坦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他亲自写信劝说奥斯特瓦尔德,字里行间渗透着悲苦:
“请宽恕一位父亲为了他儿子的利益竟敢向您——尊敬的教授先生求助乞援。
阿尔伯特今年22岁,曾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读了四年,去年夏天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数学和物理专业的毕业考试。自那时起他就在谋求一个助教职位,使他有可能在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方面继续深造,可是这一切努力都是枉然。所有能够判断此事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我可以保证他非常有上进心而且勤奋好学,极其热爱他的科学。
我的儿子对于他目前的失业深感痛苦,认为他的职业已经渐行渐远。此外,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了我们的累赘,而我们是不大富裕的人。这种想法在他心里总是盘踞不去。
尊敬的教授先生,正是因为在当今所有的物理学者中,我儿子最仰慕您也最敬重您,我才不揣冒昧直接向您求助,还望您能够读一下他发表在《物理学年鉴》上的论文,如有可能,还请寄给他几行鼓励的话,他会因此而重获生活和工作的喜悦。
此外,倘若您能为他谋求一个助教职位,我将感激不尽。
再次恳求您原谅我冒昧地给您写这样的信,我的儿子对于我这种异乎寻常的做法一无所知。”
事实上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工作地点已经迁移了,所以他并没有收到爱因斯坦父子的信,爱因斯坦父子自然没有收到回信。不过九年之后,他第一个提名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也不枉爱因斯坦和老父亲的一番信件攻势。
到了1901年4月,几近绝望的爱因斯坦不得不买了一堆附有邮资已付的回执的明信片寄出去,希望至少能够得到一个回音。有趣的是,有两张留存至今的明信片已成为收藏者的珍爱之物。其中一张是寄给荷兰教授的,现藏莱顿科学史博物馆。这两张明信片的“退还一回复”的附件均没有被用过,他甚至连一次礼节性的婉拒都没有收到。
此情此景爱因斯坦也不得不自我解脱的说起了俏皮话,1901年4月14日在给马塞尔·格罗斯曼的信中自嘲道:“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不遗余力地想办法,而且也不让自己失去幽默感。上帝创造了蠢驴,还给了它一张厚皮呢。”
给格罗斯曼的信里,爱因斯坦还表示将改换博士论文的课题。相应地,爱因斯坦博士论文的导师也因课题的改换而变更了:由韦伯换成了苏黎世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克莱纳(1849年4月24日-1916年7月3日)。虽没有很确凿的文字证据,但一般认为,除课题本身方面的可能缘故外,爱因斯坦博士论文课题和导师的改换,起码部分原因是自己与韦伯关系的恶化。
就在此求职无望的岁月,爱因斯坦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对科研的追求。1901年4月,他对用来解释液体毛细现象的分子理论进行了改造,将它运用于气体分子的扩散,在4月14日他给格罗斯曼的信中陈述了自己的科学想法:“我现在确信,我的原子吸引力理论也可以推广到气体,而且,差不多所有元素的特征常数大概都可以不太困难地确定下来。到那时,分子力同牛顿的超距作用力之间的内在亲缘关系问题,也会推进一大步更接近它的解决。也许别人为了其他目的已经做的调查研究足够检验这一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利用迄今为止在分子吸引力方面所得到的全部研究成果写出博士学位论文。从那些对感官的直接观察而言似乎毫不相关的复杂现象中认识到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
在令爱因斯坦着迷的具有潜在统一性的诸多概念中,分子运动论是其早期的一个思想源泉。19世纪晚期人们通过将力学原理应用于热传导和气体状态等现象而发展起了分子运动论,它将气体看成大量微小粒子——由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的集合,这些粒子自由地四处运动,不时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后来,人们用统计计算来描述大量粒子的行为,当然,它不可能把气体中的每一个分子和每一次碰撞都搞清楚,但是如果知道了统计行为和平均运动,就可以用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来描述大量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活动。
人们不仅用这些概念来描述气体状态,而且还用它来描述液体和固体现象,比如电导率和辐射,爱因斯坦的密友保罗·埃伦菲斯特就认为:“将气体分子运动论方法应用于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的时机到了,该理论首先应当运用于金属电子的运动、微观悬浮粒子的布朗运动以及黑体辐射理论。”
虽然当时许多科学家正在用分子运动论探索他们各自从事的研究领域,但爱因斯坦更感兴趣的是可以用分子运动论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构造统一理论,追求统一性的壮丽感觉,恰如1901年4月14日在给马塞尔·格罗斯曼的信里写的那句很出名的话:“从那些对感官的直接观察而言似乎毫不相关的复杂现象中认识到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