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情一定能做成,项羽破釜沉舟,秦朝的百十座城池都归了楚国。

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会辜负他,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国士兵打败了吴国。

张良深深地明白:“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称王称霸,并不是长久的,真正强大的君王,是不屑于称王称霸的,他只用深深的自省和强大的实力来折服他人,而不是用计谋,用王霸之气。

人的一生中,最难得的就是守得住初心,守得住坚持,守得住梦想。

纵观历代帝王朝代,“霸“这称号太骄横,容易折福夭寿!

所以春秋战国的诸侯,大者称霸不过三年,小者称霸不过五年。

而且,最终均以失败灭亡收场。

所以,当项羽咨询张良用什么自号时,张良故作思考,掐指一算,然后毕恭毕敬的告诉项羽,“西—楚—霸—王!”,旁边的范亚父听到后,表示反对!

但是,项羽的核心战略是霸天下!

而自己作为功劳最大的那个人,所有的诸侯都应当臣服于自己。

在项羽这里,根本就没有称帝的想法,所以即便后来他在杀掉义帝之后,也没有称帝。

项羽的这种思维还是受到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分封的结果必然是会引起权力斗争,但当时的项羽开不了天眼,也看不到这些,在他的思想里面就这种霸天下的思维。

任凭旁边的范增怎么劝阻,项羽都听不进去!

“好,就叫西楚霸王!”

对于张良的建议,项羽表示肯定和赞誉!张良的计谋终于得逞了。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地方,以彭城为都城。

当时,刘邦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和项羽抗衡,对于项羽的命令,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缓兵之计的意思是,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来日方长,从长计议。

张良认为:伴君如伴虎!刘邦等人在项羽身边,随时会被项羽诛灭九族,人头落地!

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项羽!找一块易守难攻,安全的地方,日后东山再起,来日方长。

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夫妇向项羽求情,吕雉和刘邦跪求项羽,让他们到巴蜀上班,因为之前刘邦处处耍小聪明,伤到了项羽。

项羽拒绝见这两个人,刘邦没有办法。

此时的吕雉,想起了当年和虞姬结义金兰之情,借助虞姬,向她求救,虞姬也答应安排两人和项羽见面。

英雄毕竟难过美人关!加上虞姬吹着枕边风,项羽同意了接见刘邦夫妇,巴蜀的南郑,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并且易守难攻!

“巴蜀很偏远啊,荒无人烟,每天还要吃虫餐,你们过得习惯吗?”

项羽说道。

为了考验刘邦夫妻二人是否真心留在巴蜀,项羽试探二人,吃下巴蜀的昆虫以表留守当地的决心,刘邦和吕雉为了保命,吃下了恶心的炸虫,故作美味!

忍辱负重的力量可以让人们抛开懦弱,勇敢地去面对困难,以求收获成功的果实。

项羽心里想:你们俩去了巴蜀,永远都不要回到中原了!

项羽终于答应了二人的请求,但范增要求刘邦留下儿女刘盈和刘乐做人质为条件,刘邦两口子无奈答应。

人生,如同一场旅行,需要我们经历坎坷、忍受痛苦,才能最终收获美好的果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沉默,学会坚持,学会厚积薄发,才能在一鸣惊人中展现自我价值。

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去巴蜀,对于刘邦夫妇来说,是去深造,而不是去改造!

去巴蜀南郑的道路是依山搭建的简易栈道,栈道下面,是万丈深渊,搞不好,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狭窄崎岖绵延几百里,刘邦上下连人带马,只能小心翼翼缓慢前进,大家的心情也是沮丧到了极点。

夏季四月,各路诸侯结束欢庆后,回各自的封国,项羽即派三万士兵随从汉王刘邦前往他的封国。

楚军与其他诸侯军中因仰慕而追从刘邦的有数万人,他们从杜县南面进入蚀中。

张良送行到褒中,汉王派张良回韩王那里去。

张良就劝说汉王烧断他们所经过的栈道,以防备诸侯的军队突然来犯,而且向项羽表示没有东归的意图(《资治通鉴》)。

张良仔细观察地形后,对刘邦说道:“这条道路不能留,我们过去之后必须毁掉它。”

“什么?

这条道路虽然难走,但它是我们日后唯一回中原的路啊,难道我们真的就永远留在巴蜀,待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了吗?”

此时的张良,在刘邦的耳朵边,轻声细语说了一番话后,刘邦就一声令下,把一路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毁!

项羽听密探报告刘邦等人的情况后,很是满意!

他笑着对手下说:“这个刘邦很识时务嘛,烧掉栈道,这样也省去很多麻烦。”

汉王赏赐给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两斗;张良把全都献给了项伯。

汉王因此也命张良再赠送厚礼给项伯,让项伯尽力代他请求项羽将汉中全部给刘邦,项羽答应了这一请求。

《资治通鉴》记载:汉王赐张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尽请汉中地,项王许之。

汉王刘邦非常愤怒,想攻打项羽。

周勃、灌婴、樊哙也都劝他打,萧何劝谏他说:“在汉中当王虽然不好,但不是比死还好些吗?”

汉王说:“何至于死呀?”

萧何说:“如今您部众不如项羽,百战百败,既是不死又能怎么样!能够屈从于一人之下而发展于万乘大国之上的,有商汤王和周武王。我希望您在汉中做王,教养百姓,吸引人才,拢用巴、蜀,再平定三秦之地,天下可以谋划夺取了。”

汉王说:“可以!”

于是就去到他的封国,任用萧何为丞相(《资治通鉴》)。

范增为项羽的霸业费尽心思,鞠躬尽瘁,加上日夜操劳,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看在眼里,虞姬加以照顾,却被他拒绝,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虞姬的帮忙,项羽同意见刘邦,并答应刘邦等人去遥远的巴蜀南郑,放走了他们。

后来,项羽派雍齿接走刘邦子女,由于儿女都在项羽手里,刘邦恨极了雍齿的背信弃义。

刘邦军队中逃兵的数量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不想一辈子留在巴蜀,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军中士气低落,连刘邦同志自己也想放弃。

但是,吕雉坚信有机会翻身,既然在项羽面前跪求留在巴蜀,就决不放弃,大家被她感染,自信心爆棚,思想意识也都积极起来。

张良为刘邦送行的时候,教导刘邦要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并且答应会为他做三件事:一是诱导项羽迁都彭城,以减其在关中实力,二是组织贵族反项羽,三是为他找出天下兵马大元帅。

刘邦等人到了巴蜀后,发现栈道被烧,大家又惊又怒,吕雉认为是范增奸计,萧何拷问放火犯人,原来是张良派人来烧栈道的,萧何即会意张良这样做,是为令项羽心安。

于是,认同了张良洞悉先机。

刘邦等人历经千辛万苦,几经波折,终于到达了巴蜀的南郑。

公元前203年,刘邦下令:凡军士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官吏要为他们用衣被棺木殓尸,并转送回死者家中。

此令一施行,四面八方的人都心甘情愿地来归附汉王了。

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四方归心焉(《资治通鉴》汉纪二)。

此时的范增,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严重,为了让亚父的身体健康有所好转,项羽要他回乡养病,但他处处忧心项羽,为项羽的千秋大业呕心沥血。

“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资治通鉴》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好明白,就是说一个人早上还是普通的农田村夫,晚上却能登上宫殿,成为天子的臣子。

人的身份和地位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鼓励人们要奋发图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飞跃。

它描绘了一个人从底层社会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成功,从而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的过程。

如果你升官发财,或者是挣了大钱,当上大官,或者是在外地功成名就了,是一个了不得的,有影响力的人物,那么你就应该荣归故里,去造福乡亲。

如果你在发财了之后,不去想念着造福你的家乡,不去想念着故乡的亲人,不回家乡炫耀一下,不让自己的老家人因为你而荣华富贵,那么就像穿着一件非常漂亮、引人注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

那你的所作所为,家乡人是看不见的。

在项羽的部队里,有一个叫韩信的普通士兵,扬言项羽将迁都家乡彭城,范增听说后,当即重罚韩信,打30军棍,打得韩信口吐鲜血!

在落后的管理下,下属的智商比上司还高,肯定不是好现象,这样会激化管理矛盾,威胁到上司的生存,同时也会阻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要解决这种现象,还得从问题的本身去寻找方案。

因为管理的常识告诉我们,有时候,答案就在问题里。

因为这件事,韩信也恨透了范增。

张良无意中听到韩信的时局分析,认为他是良材,夜晚上门求见。

飞鸟择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侍!

韩信在张良的赏识下,答应了去巴蜀南郑投效刘邦。

分别时,张良给韩信一封亲笔介绍信,让他到了南郑后,转交给刘邦。

并告知他入巴蜀的唯一陈仓小路,并预先替他准备好出咸阳的所有关卡文件,通行证。

韩信跪谢,感激张良的赏识。

韩信离开项家军后,范增派人四处追杀他,韩信在生死关头之际,幸亏得到陈平的相救。

原来,陈平爱惜韩信的才华,深信日后他必成大器,才放他一条生路。

范增知道了陈平故意放走韩信,怒不可遏,重罚他,军法30军棍!

陈平怀恨在心。

韩信按张良的指示,由陈仓小道进入巴蜀,途中惊险重重,当时,遇上一名好心人引路,得到正确路线后,但韩信为求自己的行踪保密,不惜杀人灭口,韩信内疚,发誓照顾其家人。

韩信终于抵达了南郑,到招贤馆见到了萧何,他想以真材实学,凭本事,让刘邦重用他,于是隐瞒了张良的引荐和介绍信。

萧何对韩信的用兵之法,排兵布阵,军事思想惊叹不已,立即向刘邦举荐韩信。

刘邦自入巴蜀后,安于逸乐,无心政事,对萧何推荐的韩信,表现得很冷淡,只派他管理粮仓。

韩信对刘邦的冷待虽然感到失望,但仍然努力工作,把粮仓管理得井井有条,并告知粮仓管理“推陈出新”的方法,萧何赞赏之余,更感叹他是大材小用。

于是向吕雉推荐了韩信,吕雉相信萧何的眼光。

萧何和吕雉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认为大元帅一职非他莫属,刘邦半信半疑,更认为他出身卑微,对策封的事情也一直不提。

此时的范增,担心韩信会投靠刘邦,那样刘邦就会如虎添翼。

项羽嘲笑他杞人忧天。

陈平去找楚怀王,大讲项羽及范增的是非。

范增见怀王代项羽劝他迁都,怀王借意当众羞辱范增,重打他,气坏项羽,项羽派人杀了怀王。

韩信知道刘邦看不起自己,感到很失望,又见他每天沉迷于享乐,玩物丧志而更加反感,决定离开巴蜀。

吕雉见刘邦疏懒,斥责他,刘邦说汉军的士气非常低落,兼驻守巴蜀,根本无力返回中原,只求大家留在巴蜀过养老的日子。

吕雉听了非常生气!

逼着刘邦念书和重用韩信,以振军纪,并说到:在现在这个局面下,要想军队士气大振,杀回中原去,也只有韩信才能促成!

刘邦也是无奈答应。

夜晚,月亮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星空中熠熠生辉,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在月光下,萧何与夏侯婴追回韩信,更向他下跪,韩信答应留下来。

刘邦询问韩信离开巴蜀的方法,韩信讲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刘邦发现:韩信所说的与张良的锦囊一样,当即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答应封他当大元帅。

韩信要求刘邦为他举行一次隆重的拜将仪式,并要让他全权管理军队。

韩信向刘邦要了一大笔军费,刘邦奇怪,吕雉却明白他的用意,希望以盛大的拜将仪式和重整军备来建立军威!

在拜将仪式前,樊哙与韩信争执,吕雉为了息事宁人,把樊哙收监。

韩信受封,立誓带汉军返回关中,并要将天下,从项羽手中夺回来。

项羽意气风发地迁都家乡彭城,并当众宣布会娶虞姬为妻,范增反对,员工反对老板,反对也没有用。

范增为项羽、刘邦和韩信占卜前程,对占卜结果感到忧虑,更苦劝项羽必须杀了刘邦和韩信,夜长梦多,以绝后患,项羽为了亚父担心,也勉强答应了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