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武士彠便也提到了他的元配相里氏,和他们的两个儿子,长子武元庆,次子武元奭。他说。
“还没有成家立业,可怜就没有了母亲。”而继室杨氏遂也听说了,在相里氏病逝后,武士彠便将两个儿子接来了长安:
说是亲自教导。其实,一来就送长安最高官学国子监里念书。
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
隋唐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里有学舍,送进去难,出来更难:
尤其,武士彠这等跟国子监里打了招呼的。
“没得母舅家了。”武士彠跟继室杨氏解释,“只能考科举。都说会有高官‘榜下捉婿’,唉,能够相中他俩就好。我年轻时候就没有这等机会。”
“科举”为分科举人(选拔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作为李唐新贵,武士彠的家族是从“晋阳起兵”才得到李渊重用。在那之前,名不见经传。
不过,武士彠的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等到继母杨氏进了门,已经在长安最高官学国子监里念书三年且参加的是唐朝第一次科举,都没有考上。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即相当于后世“乡试”的办法,而且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官府举荐。
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有进士科的考试,而唐朝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举行了立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一时期,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人才选拔的选官制度方面,唐朝都很好地继承了隋朝的优良制度: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么好的机会,武士彠的两个儿子居然都没有考上。
继母杨氏拿来唐朝第一次科举的考卷,让她长女武顺做,都考上了。时年武顺,年方五岁。
武士彠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奭就是考不过。遂被武士彠“押”在隋唐时期长安最高学府国子监里读书,次年再考。
考不过,再读。
次年,再考科举……很多年后提及往事,他们都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话说,唐朝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多次对国家进行改革,他还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选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下到御史府视察,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彀”,这个字是个动词,指的是拉满弓的意思。《汉书·周亚夫传》中这么形容: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彀”,其义为: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所以,李世民的原话翻译过来就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