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一过,丧礼仪式就开始进行了。那由一二十人组成的“班子”多是村里面的“农会(男劳力)”,娟子的爷爷也在其中,他年纪大些、又瘦,只负责停棺时支撑的木墩。木墩有一个长长的柄,在娟子看来,它很像放大版的打酱油人的“舀子”,只不过是实心的罢了。
那时候,火葬还没有推广开来,刘庙村所在的镇上也没有搬来火葬场。棺材和人一起几百斤是有的,大家就费力地往门外运。这家人的门太窄了,大家就在棺材底垫上滚木,先滚出来,然后再抬起。当抬到大路上的时候,就歇下来举行仪式。那用竹竿扎好的五颜六色的幡,由大儿子扛着,旁边两个扶着他的人;那个用馒头插着筷子的“排位”,由二儿子捧着。棺材后面是长长的送葬队伍……
当大儿子把那个象征着老人生前饭碗的瓦盆摔得粉碎时,那一刻娟子竟然落下了眼泪。哀乐声立即响起,棺材队伍放炮出发。每经过桥、路口、转弯总要放炮、撒纸钱。就这样,大队伍缓慢地走到了地里。
那跟着的人群中,在墓穴周围散开,当棺材落进墓坑后,知客让孝子在棺材四角各撒一把土,然后众人才把泥土封好,直到堆成一个坟。这时候,还是会有人悲痛到下跪,放声大哭,一旁的人都在劝他“已经入土为安,就别再伤心难过了”之类的话语。
回到家里,知客会宣布“上五七坟”的日子。然后就可以各自回家了。妈妈和三奶奶一起来的,她说,人老了办事,从别人家回去的时候,不可直接回家,也不要去别人家,可以去商店、街上、广场等地方,脱去孝布再回。
过些天,也不记得是过了多久,又去了这家人的“五七”。那家人门口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纸扎和花圈,大家都不再像前些天那样悲痛了,吃过饭后,东家在亲属里面找一些小男孩一个个拿着,大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什么口含着馒头的白马,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电视机、收音机、房子车子等等,那各种各样的花圈也装了一车。摆放贡品的八仙桌上面放满了鸡鱼肉蛋和水果,每一盘上面都插着柏树叶。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那供桌走走退退,虽然几百米的路,却走了大半天才走到地里。
到了地里,孝子先是用棍子在坟周围画了一个大圈,然后那前些天插着的幡、那各式各样的的纸扎、那逝者的旧衣物,都被投进了火纸上,在熊熊烈焰的炙烤中大家直往后退。在熊熊烈焰之中,娟子不禁想到,当一切都付之一炬的时候,那位老人在世上便没有什么存在过的痕迹了。接着就按照长幼的顺序,一次几人一起磕头。磕完头,等火差不多燃尽,仪式就结束了。
对于刘庙村的人来说,“五七”的热闹之处还在于,每当祭奠完毕后,那贡品须要大家抢完才算好。东家还会在当天烙一张比锅还要大的死面饼(未经发酵的面是死面),那饼一定要是半生不熟的。东家这时也会把那饼撕开分散给众人,那种家里有小孩磨牙的,吃了就能好。爷爷说“闺女咬牙恨爹娘”,他抢了一块分给娟子和弟弟。娟子自己磨不磨牙不清楚,但她听过,弟弟睡觉时把牙齿咬得咯吱作响,仿佛真的恨谁一样。
然而娟子在书上看到过,磨牙是一种正常现象,精神紧张、寄生虫感染、缺维生素等等,和恨不恨谁实在没有关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