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不知不觉来到了深秋,小院中的银杏树已经换上了金黄的秋装。
午后,周易拿着扫帚,一边清扫着院中的落叶,一边与陆师傅探讨着病例。
“刚才鱼婶来送午饭,我观她面色晦暗、面颊微红,你辨证为何?”
“此乃气血不足的面脉特征。”
“如何佐证?”
“可先观脉象,再观舌质,若是脉象细弱,舌质淡白,舌苔薄白,便可佐证。”
“如何用药?”
“首选当归补血汤,补气可以生血。但此汤药效颇烈,可以考虑佐以小建中汤,增加两成芍药用量,与饸糖、炙甘草相配,酸日化阴,柔肝滋脾,益阴养血。”
陆师傅躺在树下的摇椅上,看着树下长身而立的半大少年,眼中尽是满意之色。
按照他幼时学医的经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想要将《神农本草经》熟记于心已经是难上加难。
若是能在《金匮要略》上也入了门,那放眼偌大的定州府也称得上一句资质上佳了。
薛师兄站在一旁,听着周易面对陆师傅的问题对答如流,目光有些呆滞。
他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半信半疑的问道:“师傅,周师弟此前当真没学过医术?”
亲眼见证周易变化的陆师傅都难免惊叹,更何况是隔三差五才能见上一面的薛师兄了。
陆师傅轻轻一笑,望着薛师兄说道:“这小子记忆力惊人,又能举一反三,是天生的医者之材。”
“可这也太快了吧,周师弟入门不过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我当初连《神农本草经》都没背完。”
陆师傅瞥了他一眼,感慨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大。”
薛师兄苦笑着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与周师弟相比,我这几年可真是虚度光阴了。”
陆师傅微微正色:“切莫有如此想法。你踏实稳重,这些年来勤学苦练,根基扎实,这也是医道正途。况且医术不仅仅在于记忆和悟性,更看重经验和心得。”
面对陆师傅的劝慰,薛师兄仍是一副饱受打击的模样。
一旁的周易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下却无多少自得。
【食书】在手,这些医学药经对他来说已无半点难度。
只要捧着书册诵读,呼吸间便有文字所化的精气被他吞入腹中。
领悟的速度虽然比不上动用造化点的顷刻领悟,但也比寻常人快上数倍。
更何况这两本医书只是医道的基础,其内容不过是涉及一些常见的药物、疾病、方剂,难度本就比不上武学典籍。
即便每天要做不少杂活,他不过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对其中的内容烂熟于心。
但医术与拳法不同。
拳法一板一眼,照本宣科到极致便可大成,有差别的只是实战运用能力。
医术讲究知行合一,掌握理论不过是基础,望闻问切、辨证病机、开具方剂无一不是需要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样的病症,幼童和妇女的方剂用量定然不同。
同一个穴位,身材肥胖之人与干瘦之人又有偏差。
实践机会太少,他能感到自己的医术卡在某个门槛上,还远远未到能被录入面板的水平。
周易手中清扫落叶的动作不变,实则一半注意力都投入在心神之中。
【姓名:周易】
【品阶:练劲(小成)】
【武学:白马拳法(大成)】
【造化点:35/200】
【可增幅:书法、种植、狩猎】
【已增幅:食书】
两个月吃饱喝足的日子,已经将他的身子养好了一大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