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背景:

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SX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演员:

第一场内景赵王宫晨

人物:赵孝成王、大臣(A、B、C)

只见赵孝成王在朝堂之上,龙颜盛威。光壁刺眼龙纹蟒袍裹身,只得露显龙纹熊皮金靴,双臂垂于膝下,双手厚重有力。端坐在龙椅上,好似睥睨天下,俯视万生!

赵王:“吾马服君几日前在阏与之地大败西戎,军民取得了极大的信心,至少在军队战斗力、士气,还有民心方面,已经不再惧怕西戎,吾军应乘胜追击,一举击溃秦军,扬我国威。西戎不讲仁爱慈悲,只讲刑法杀力实在可恶,尤其是那个商鞅刻薄寡恩,多行不义,作法自毙,死有余辜。”

大臣A:“吾王所言极是,西戎所谓的任用人才皆是如商鞅、张仪、李斯这等人,全是谋略家,难听的说就是阴谋家,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穷兵黩武。”

大臣B:“王上,秦进攻魏国,后转向韩国,攻占其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韩王恐秦,打算议和,将北方上党郡献给秦国,命令上党郡太守投降。而上党郡太守接到命令后拒不执行。韩王将其撤职,令冯亭接任上党郡太守之职。冯亭到后立马变脸也拒不投降。臣听说冯亭与百姓商量后决定将上党郡十七座城献给吾赵国。”

大臣A:“王上,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应立即派人去交接。”

(A激动得要跳起来)

相国C:“王上,臣认为不应该接收上党郡,此乃无故之利,冯亭之所以不将上党地区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对于冯亭来说,无疑是希望将战祸转嫁到我赵国,好让韩国坐收渔翁之利。”

赵王:“他们是景仰我的德行啊,怎么能说是无故之利呢?”

(一心想受诚的他并没重视C的话,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神情,天真的反驳道)

大臣B:“是啊,这么大的一个郡,即使我赵国有百万大军,打一年下来也未必能够攻取,着实弃之可惜。”

相国C:“可是大王……。”

(赵王一挥手打断了C的讲话)

赵王:“不必多说了,就这样定了!爱卿B你就负责这件事。”

大臣B:“诺。”

(B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

赵王:“如果没有事的话,退朝!”

大臣C欲言又止。赵王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走出朝堂,洋洋自得。

第二场内景秦王宫午

人物:秦昭襄王、大臣(D、E、F)

只见秦昭襄王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秦劳师动众,反而为人做嫁衣,前所未有。秦昭襄王勃然大怒。

丞相D:“赵王,这个混账,韩国割让上党与我秦国,已缔结盟约,而他坐享其成,此乃公然挑衅,王上,发兵攻赵!”

(秦王漫步走到朝堂门口,若有所思,周围人围上来)

大臣E:“启禀我王,末将以为,发兵之事应从长计议,现在,赵国坐拥上党天险,居高临下,我军若要战,必须要长途跋涉,增派援军,粮草供给也多有不便,故末将以为,我秦军眼下趋于弱势,不足以攻赵。”

丞相D:“武安君(白起)曾说过,战事决策要顺势而为,赵国接纳上党是对我秦国大大的蔑视,而且还阻挡我秦军东出之大道,我们要是不想自己锁在西域,这仗一定要打!”

大臣F:“王上,丞相所言,看似句句有理,可是并无半句实战良策,只有做到有备而战,才能夺得天下啊!”

秦王:“说的好,夺天下,夺天下,早打晚打皆是一仗,粮草淄重,援军皆可预备,然我秦军拼死一战之决心,早就预备好了,无论如何?寡人一定要拿下上党。”

(转过身,举起右手,情绪激昂)

丞相D:“我王圣明,臣之前就说过,三晋之胃胄是乃赵国,功伐韩魏必止于与赵之战,天下大局,一定是我秦国与赵国大战一场,方可决断。”

秦王:“寡人虽未曾想到,现在就要与赵国正面对决,不过这是迟早的事,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寡人又有何惧?我嬴稷倒要看看,如今之天下,是我嬴氏秦国的,还是他赵国的?”

丞相D:“王上,武安君此刻就在韩境,挥师北上即可。”

秦王:“不,命白起回来。”

丞相D:“,王上,与赵对决,您要撤换武安君?”

(满脸疑惑)

秦王:“寡人另派统帅前去。退朝。”

几日后,秦昭襄王任命将军王龁为统帅,率领六十万秦军,兵临上党城下。

第三场内景赵王宫晨

人物:赵孝成王、廉颇、大臣(A、B、C)

秦国60万大军直扑上党,势如破竹。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石狮和陈旧的宫殿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

相国C:“王上,秦六十万大军压境占据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等地区,已经对我军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状态,冯廷已经发出求救信号,请求我军火速增援,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大臣A:“C你多虑了!阏与一战之大捷,秦军大败而逃,使我军士气高涨,兵贵神速,定能突围出去,一举将其击溃。”

廉颇:“王上,臣则以为要想突围出去,只能依靠赵国最强的兵种骑兵,但骑兵需要在平原地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但长平地势多为山林,河谷对赵军十分不利,而秦军以轻重步兵为主,在这样的地形中,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比起上党,我更担心的是邯郸,救援上党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若是要把兵马都用在那个方向,万一秦军杀到邯郸去,可就彻底完了。”

赵括:“那该如何御敌?”

廉颇:“老臣以为,秦军长途跋涉,必想速战速决,故我军应以守为攻,以逸待劳。”

赵括:“秦军后续辎重不济,且接连的战斗与损失巨大,此时处于敌弱我强之势,要迅速发动决战,与秦军誓死拼杀。”

大臣B:“我与廉颇老将军的想法一致,长平事关重大,不可轻易冒进。上党即已失守,却是万万不可能再丢失长平,不然秦军长驱直入,邯郸再无遮挡,恐怕我赵国便要亡了。”

(大臣B满脸忧愁)

赵王:“那你们谁愿意带兵出征?”

(赵王思虑片刻,看向众人)

廉颇:“老臣愿往。”

(廉颇走出人群)

赵王:“好,好啊!老将军亲自挂帅,寡人无忧矣。”

廉颇:“我王宽心,老臣自当全力以赴。”

赵王:“老将军凭你以守为攻之计,定能逼退秦军吗?”

廉颇:“我王放心,秦军决不能攻取长平。”

廉颇在战术上是正确的,但在战略上是错误的。消耗战比拼的是国家实力,国家实力上,秦国和赵国的差距远比军事实力上来得巨大。赵国前期25万军队,决战时40万,40万相当于全国所有精壮男丁,赵国,光吃不种,维持三年而秦国有巴蜀(四川)、陇西(汉中)两大粮仓。

第四场内景赵王宫晨

人物:赵孝成王、大臣(A、B、C)、密探、侍卫(1、2)

由于国力空虚消耗不起,赵王多次命令廉颇反攻,而廉颇无动于衷。迫于国内舆论压力,派密探潜入秦国打探情报,赵王与众臣商量准备撤掉廉颇启用赵括。

密探:“王上。”

(密探迟疑了一会)

赵王:“卿有话要讲,何不直说啊?”

密探:“臣在秦国无意之中听到一些议论,秦国君臣似乎对廉大将军并不在意,而是对马服君父子敬若天神,畏之如虎啊!”

赵王:“你下去吧,此事不可乱讲。”

密探:“是,王上。”

(密探退出朝堂)

缪贤、赵括:“缪贤、赵括拜见王上。”

(赵括、缪贤跪下)

赵王:“平身,快平身。”

缪贤、赵括:“谢王上。”

(赵括、缪贤起身)

赵王:“长兵之行如何?”

缪贤:“唉!”

(惆怅)

赵王:“说话呀?”

缪贤:“廉大将军骄悍无比,根本不把我这个小小的来使放在眼里。”

赵王:“他说什么?”

缪贤:“责骂奴才,对兵法和战事狗屁不通,只会在后面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他还说,他说他胸中自有良谋,不劳王上您操心。”

(下跪)

赵王:“大胆!”

(愤怒)

缪贤:“他还说什么故君之所以这个患军者三……这个,这个,哎呦,这个什么这个,不知什么?额,这个不知…。”

”(慌乱)

赵括:“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可是这段话?”

(流畅,自信)

缪贤:“啊对对对,对,对,赵将军你怎么知道的?”

(起身)

赵王:“寡人也不太明白,卿给解释一下。”

赵括:“此乃孙子兵法中谋攻篇里的一段话,说的是国军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就是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叫他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叫他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内部事务,而主持军队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知道军事的全变,而组织军队指挥,就会使将士怀疑。”

缪贤:“对!”

赵王:“那后果呢?”

赵括:“自然是自己扰乱自己,而将胜利让给敌人。”

赵王:“缪贤绝编不出这番话,廉颇也太嚣张了。”

缪贤:“这个他跟奴才张狂有什么用啊?他整天龟缩在营垒里,还根本无所事事,不敢主动出击,连将士们都怨气冲天啊!”

赵王:“滚!滚出去!胡说八道,不许在这胡说八道!”

缪贤:“是是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