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也许神魂在这太虚幻境中并不需要休息。想来也是,做梦哪还需要休息嘛!所以,太上老君立即又显化出了第三十二章来: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知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誉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章简单,就是说:

道一般说来都没啥显赫之处的(无名),唯存一点——朴实!

这在前面章节说过,人之守道,就要达到抱朴守一才行。乱来就是亏天下、乱天下的行径。

道虽然显得无足轻重的样子,但这世上没有啥子能够让它臣服的。即世间一切必须依道而行。背道而驰,终是自取灭亡。

统治者们(侯王)若能坚守道的原则,天下万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顺应服从(宾,宾服)他们。

天地阴阳二气一混合,就产生甘露,人们并没有控制命令它而它自然就分布均匀了。

一直以来这社会约定而成的那些起码规则制度(即始制)就给大家定下了其行为权限,并颁布告知了天下的(即:“有名”)。

大家知晓这些制度存在,并也准备按照那样来约束自己(即“夫以将知止”)。晓得按照那些起码的制度准则来自觉约束自己,就不会有危险了(殆,危殆也)。

可以这样说,“道”对于世间而言,其实是大家都该遵从的,一切都最终归结于遵不遵守“道”的问题上。

这好比川谷小溪支流终将纳入江海一般。

太上老君对此也是颔首认可。然后又显化出第三十三章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章接着上一章讲守道的意义。前面几句算是铺垫,落脚在自知、自强、自守等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上,最终升华、概括出守道而存其道者,虽身死而道不消,永远受人们尊重的意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说能看清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识清楚自己的人才算真正透彻、通达、明智的。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明君。

这与后来我们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语义上是有所区别的。

老子在前面第十六章就强调过要“致虚极,守静笃”,其中就有审视自身及万物之意。

即作为统治者,不能老是碌碌地为外物牵着走,流于肤浅则容易被世间声色犬马所惑或繁杂锁事羁绊,从而看不清核心的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不住治理社会的要旨。

当然,此处更强调要自觉审视自己,要时刻坚守本心,不要迷失了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说战胜别人,只能说明力量强大。而战胜自已,才是真正的强者。

老子此处说这,是希望统治者通过自修,能克服外物诱惑而坚守本心,战胜自己的世俗欲望,从而具有真正的强者心态。

这意思与现在体育竞技中所说的战胜自己也差不多,只是针对层面不同而已。

“知足者富”并不是指物质上的富有,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