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徐叔,你们怎么也跟来了?”
韩玉亲自出门迎接,同时也有些奇怪,这二人身为朝廷大员,难道平日里这么闲?
“孩子们第一次来上课,我们当然要过来一趟,这是束修,元正务必要收下。”
看到徐常递过来的银袋子,好家伙起码有几十两了吧,韩玉知道他们不差钱,所以也没说那么多直接收了。
到时教他们一些真东西就是,保证对他们今后入朝为官有很大好处。
“元正,我和老李还有公事在身需要返回上京,到时上完课你就让这两个孩子坐马车回去就行,他们会一直在这等着。
另外,老夫还有一件事想要询问下元正的意见。”
“徐叔但说无妨。”
“元正,这就是我的孙儿徐法,和景润一样此前已经拜过好几位老师,经史子集都略知一二,而这些孩子大多是刚刚认识一些字的阶段。
当然,最主要是两个孩子家在上京,如果每五天一学的话,来回奔波实在是不太方便,不知元正是否明白我的意思?”
徐常说这话时甚至都有些紧张,害怕韩玉拒绝。
韩玉一笑。
“我还当什么事,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不用你们说韩某也会如此做,韩某一直觉得因材施教才是正途。
既然景润和法儿水平太高,当然不能放在一起,我会单独为他们开课的,不过还要加上我另外一个学生。”
徐常何其聪明,脑海中迅速想起那日第一次来,在门外听课时那个说要做又大又好官的稚童。
“元正的意思是,那个叫赵平安的孩子?”
韩玉也没否认。
“这孩子在我的几个学生中天赋最高,并且胸有抱负,只是我的教导方式,讲究学以致用,科举需要的那些经史子集韩某并不擅长。
平安即便得到我的真传,想走科举之路也是困难重重,所以我的条件是,等他长大之后通过二位引荐下入朝,一展此子之雄心壮志。
韩某身为他的老师,理当为学生搏一搏。”
韩玉说这番话时没有丝毫遮掩,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学生,韩玉是真心想帮他谋取一个好前程,可惜他又不擅长科举这些。
身为一个农家孩子,若是无法通过科举翻身,只能走后门了,不过在封建社会举才也很正常,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听元正此言,看来对这孩子十分看好。”
“嗯,平安是一块璞玉,在认识你们之前,我曾考虑过为他寻一名师专心走科举,可又觉的可惜。
实不相瞒,在收景润和法儿之前,我本准备将他当成关门弟子来培养,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韩玉这话已经说的足够明显。
他很清楚,自己和李秦以及徐春说的那些话,足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那么自己的关门弟子,一定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你们不是想让我去当官吗?既如此,我把这个机会让给我弟子。
“行,元正放心!平安若是真能学到元正的几分本事,别说举他入朝为官,就算是官居一品又有何难?”
这话确是一旁的李存世开口,身为皇帝金口玉言,韩玉则觉的他在吹牛逼,没有揭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