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和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没想到户部尚书居然是个如此短视之人,居然说出了放弃北辽郡这样的话来。
也不知这人是怎样坐上这个位置的,简直就是老糊涂了。
深吸口气,张元和拱手向上方的刘灵道:
“陛下,北辽郡固然年年遭遇蛮族入侵,也年年都需要朝廷的支援。
但是,北辽郡绝对不容有失!
原因有二!
一!大汉国土寸土不让,此乃一国之尊严!
祖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若是因一些小事就随意丢弃,放弃国土,这不是在丢掉累赘。
这丢的是我大汉的尊严!
周遭各国都会因此看轻我大汉,认为我大汉连自己的领土都守不住。
其二,北辽郡虽然已经不能挡住东北的蛮族了,但是北辽郡依旧是我大汉的东北屏障。
有北辽郡在,我大汉在东北的战略纵深就依然是蛮族的后勤无法逾越的距离。
蛮族就算再猖狂,他们也只能祸害北辽,而祸害不到后方的冀北。
作为粮仓的冀北就可以始终在北辽郡之后安心产粮。
若是今日真跟杨尚书所说的那样放弃北辽的话,那我大汉无异于是在放弃冀北的安全!
到了那时蛮族再来入侵就将如入无人之地,陛下,诸位臣工,你们猜贪婪的蛮族在看到产粮的冀北时能不能忍的住?
若是冀北粮仓遭遇了威胁,那就相当于我大汉的北方粮仓遭遇了威胁,这个后果谁能够承担得起?”
重官员听到这儿,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北辽郡死不死不重要,但是冀北粮仓不能出事啊!
如果真的按照杨祖达的想法来放弃了北辽的话,那不就相当于把冀北这个原本穿着厚厚铠甲的弱女子给扒光了,到时候那些蛮族哪里还忍得住?
杨祖达的额头也渗出了冷汗,但还是强硬的犟嘴道:
“我大汉可在冀北边境设立边军!
一样能挡住蛮族!”
张元和闻言顿时发出冷笑,随即问道:
“设立边军?
杨尚书打算在冀北漫长的边境线上安置多少军队?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四十万?
本相想想,十万是肯定不够的,二十万也不够,以蛮族如今的实力,若是想在边境上守住他们,那最起码要在边境上布置30万兵力。
而且还要有一只最少5万人的机动军队随时支援防线薄弱处。
如此才能勉强保护住冀北郡。
那么问题来了,杨尚书,如果朝廷要养三十五万新军,而且还要设立冀北防线大约需要多少银子?
往后的每年又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杨尚书作为户部尚书,总不至于不知道吧?”
杨祖达听到这儿心里就是一颤,感觉到了不好。
可如今也只得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回答道:“三十五万边军,招募人手到装备齐全一人最少花费十两,也就是三百万两,而防线的建立最少也要一百万两。
初步的建立朝廷需要支出四百万两银子,至于之后每年的所需,光是军饷按照我朝边军的饷银一年是五两,那便是一百七十五万两。
另外还有粮草,按一人一年二石算那就是七十万石。
再加上兵器甲胄的维护,城墙的修缮。
一年下来,零零碎碎,朝廷只需要再支出两百万两银子和将近一百万石粮草……”
话说到后面杨祖达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
张元和则是冷笑着继续问道:“那如今朝廷每年给北辽军的支援是多少?”
杨祖达整个人变得颓废了起来,有气无力道:
“一百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草。”
满朝官员看向杨祖达的眼神已经变的古怪了起来。
好家伙!
感情你是舍不得小钱想要花大钱啊。
觉得每年一百万银子五十万石粮食太少了,想要花一笔大的,给朝廷的财政压力上上强度啊!
你这户部尚书,牛批!真牛批!
杨祖达已经羞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此刻朝堂上就有一个地缝让他给钻进去。
此时却只能拱手道:
“陛下,此事乃老臣考虑不周,险些酿成大祸,请陛下惩戒!”
他知道,现在老实认错的话,惩罚还会轻一点。
若是再犟嘴下去,惹恼了陛下,指不定自己就得提前回乡养老了。
此时刘灵的眼神也变得严肃了起来,面无表情道:“虽然杨尚书只是考虑不周,非是有意为之。
然杨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如此冒然建议,险些酿成大祸,若不触发也不能服众,故朕便罚你一年俸禄以儆效尤,你可服气?”
杨祖达心中松了口气,到了他这个地步,哪里还会靠俸禄过活啊。
所以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并不算重,赶忙便跪地谢恩。
“臣!谢陛下天恩!臣认罚!”
“嗯……”
刘灵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百官道:
“既然张相已经将利害分析清楚了,那支援北辽之事便不必再议了,就按照往年的常例,向其拨送物资吧。”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百官下拜,刘灵满意点头,这个话题便就此过去,朝堂进入下一个议题。
而在朝堂有了结果后,商议的第三日户部那边便将支援的银子和粮食给准备好了,踏上了押送至北辽郡的路上。
而此时的北辽郡,辛祁疾已经是满头黑线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再给本官说一遍,安宁城和附近五城怎么了?!”
一大早,辛祁疾就收到了一个惊天噩耗!
消息是靠近辽东城的包括安宁城在内的五个城池如今已经空了!
没错就是空了!
郡守府派去的衙役到达后见到的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诺大的城池一个人也没有。
他们就是到了乡下,也没想到人,根据遗留的痕迹,全都是在近期离开的。
这个消息顿时就把辛祁疾给雷的外焦里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