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是在牙山,叶志超招聂士成商谈军事安排。叶志超提出:“敌军三万,我军不过区区四千之众,如果开战何以取胜?我看不如早做打算。”聂士成说:“大帅,敌军到底是否有这么多,我一直怀疑这个数不靠谱。”叶志超很烦聂士成这一点,这个情报是汇集了各方的消息,又有内部可靠来源,怎么总是怀疑呢。他让一步便说:“假如敌军确实三四万人,你我当如何自处?”聂士成很清楚这是逼自己说出“撤退”二字。他反叽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彼,岂可凭借假说判断。”
“那果真如此怎么办?”叶志超追问。聂士成脱口而出:“果真如此也要听朝廷的调度,岂是我等想走就走的。”
“直到今日,李中堂尚在谈议和之事,据说英美各国都很帮忙,未必真的开战。”叶志超无奈的说。聂士成说:“既然如此,我等更应当整军备战,议和成功当然相安无事,不成功我们早有准备,为国捐躯在所难免。”
“李中堂尚未决断,我等岂可言战。即使议和不成,面对三万倭兵亦是取胜无望。为将者怎么能不为属下几千兵勇着想,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志超灼灼逼人质问聂士成。
那次谈话不欢而散,谁也没有说服谁。直到朝中传来李中堂的电报“和议决裂,速备战守”,这才给争论画上了句号。叶、聂二人急忙秣马厉兵整军备战,放弃了议和的幻想。聂士成审时度势反复考虑,提出撤守牙山。因为海路断绝,援兵绝无飞渡可能,再守牙山毫无意义。再说牙山一面临海三面平原,没有险山峻岭可做屏障,易攻难守。他建议将部队撤到成欢驿,那里尚有几座山峰可做依托,起码比牙山要好守的多。叶志超对此并无大的异议,只是他认为放弃牙山有点可惜,坚持要给牙山留些兵力坚守不撤。另外他提出在公州驻守两个营,守住退往平壤的大道,以备不测。
在留守牙山问题上,聂士成觉得没有必要,还要留两个营,坚决反对。移兵公州是守住退路,聂士成倒也觉得并无不妥,只是调去两个营有点多。眼下大敌当前,成欢驿首当其冲任务艰巨,不能分散兵力。所以两个人分歧很大,争执的结果,聂士成争不过叶志超,毕竟叶志超挂提督衔,官大一级压死人。最后两人各让一步,牙山和公州的驻军各减一个营。叶志超带着辎重和一个营退守公州,另外抽调一营的兵力留守牙山。
想到这里,聂士成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声,自己劝自己不要再想这些烦恼,毕竟将帅不和绝非好事。
果珲罡离开总兵营帐,一路上不明白聂总兵为何如此消沉,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因为自己那份呈文惹怒了提督大人,还是另有蹊跷。回到驻地,他不敢懈怠,立即召集左钢等几个官佐开会议事,讨论如何打好这一仗。微弱的烛光下,几个人盯着一张勾画潦草的地图,各输己见争论不休。最后,果珲罡总结了几个人的意见,博采众长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作战方案。
倭兵大部队已经抵达振威,再过七原,距成欢驿已是不远,几乎是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此时清军在左翼牛歇里高地布置了火炮阵地,而右翼月峰山仅设置了两座营垒,加上成欢驿正面临时修建的营垒总共六座营垒。之所以如此布阵,聂士成估计敌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必将沿汉城至全州大道来犯,进攻的主要矛头将在成欢驿正面阵地和左翼,故加强了这两个方向兵力和火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