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旧时的龙阳郡,早已闻名天下。文才武功者,遍布神州。龙阳郡商人更是行通各方,各路马帮咸聚于此,行船走水者,贩夫走卒者,行医买药者,各色人物川流不息。真乃卧虎藏龙之地也。

龙阳大鼓很是出名。一人一鼓,一木条,一竹板,唱者单椅落座,牛皮制成的大鼓放在一专门制作的架子上,鼓点“咚咚咚”一敲,好戏就算开始了。

唱大鼓者经常“呀喉咙破嗓”,“哎……”腔较多,以唱为主,夹杂少许旁白,皆由他一人担任。出名的大鼓戏有《秦琼卖马》、《陈元打擂》、《吕洞宾戏牡丹》等。

唱大鼓者经常青衣素面,虽唱功出众,却没有花里胡哨的妆扮。所以听众都是些中年以上的人,尤以大爷大妈居多。

冬天的午后,在牛行猪行羊行等处,大爷大妈们寻一阳光灿烂处,双手抄进袖筒里,懒洋洋地倚墙而坐,靠树根而蹲,美滋滋地听上一段大鼓书,梦里再重来一边,足矣。

方直是中师生,初中毕业考进龙阳郡中等师范学校,读了三年的师范,学了一身教书本领。

中师生,也就是中专生,一个特定的称谓。这是多年前才有的存在,无需解释,也无需信与不信。春风吹了十几年,阳光温暖几十载。

多年后,可能许多人不甚理解这样学历。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终于二十世纪末。近三十多年里,这些中专生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实践证明,长远规划,谋远计划,教育指导方针非常正确,特殊时期快速培养出来的这些中专生,实实在在地为地方建设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攻城拔寨,无往而不破。

后来多年,这些人大都成长为基层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奉献了青春。当这些人老去的时候,非常有成就感。他们是真正的栋梁。有没有人觉得青春无悔?也许就无从得知。

阶层,自古有之。见识,也自古有之。

城市孩子有更远大的理想,或者说更高目标。他们是不愿意或者说不屑于上中专中师的。考上中专中师的学生基本是农村出身的孩子。

迫于自身经济实际,迫于生活现实因素,迫于早点工作挣钱,迫于早日出人头地,等等。各种条件所迫,这些农村孩子急于跳出农门,转变身份,吃上商品粮,换成城市户口,考中专考中师就成为他们眼中的捷径。

古有考秀才,考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今有中高考。

于是,中考也如高考一般,就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着过独木桥的结果,许多农村孩子为了考取中专中师,在初三就复读了五六年是普遍现象,复读七八年者也不乏其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轮回,春夏秋冬。你方唱罢我登场。石磨没有了,驴只有卖肉的份了。

这批为地方奉献了青春的中专生,真正能在城里扎根生活工作者为数不多,大多数还是工作在基层,只是有了一个公家的饭碗而已。说白了,他们还是没有脱离农村生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后来的中专生,下岗者也不在少数。

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教师。那个年代,相邻的两三个郡县基本会设置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学制三年。专门招收当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培养,统一分配到农村学校,充实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解决农村师资紧缺问题。

应该说,凡是能够考进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是当年学生中的佼佼者,百里挑一者。如果有条件让他们读高中考大学,估计十之八九都能金榜题名,然后洞房花烛,然后功成名就。

最美还是秋季,黄澄澄的一片、两片、三片,到处都是果实的香味。冬天嘛,也还行,大雪覆盖了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所以,后来也有人总结说,中专时代耽误了一批人,过于较真了。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嘛。却似乎也有一些道理。这两批人都是有理想有梦想有思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们过早地开花结果,也过早地凋谢坠落。

这是喜剧,更像是笑不出声音的哑剧。或许,这根本就不是喜剧。哑剧似乎更能够让人笑得长久。天长地久的那种。

当年真实的现状,农村中小学老师缺口很大,尤其是如龙阳郡师范学校毕业的科班出身的老师,奇缺!有点墨水的人都是珍贵产品,到处抢人才,挖人才。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农村学校就只能聘用大量民办老师或代课老师,以此解决师资力量短缺问题。不解决不行啊。问题就摆在那儿,不由得不解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