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伍依旧不太死心,他皱着眉头开口询问:
“沈弼先生,可以问一下,你为何不愿加入有利银行吗?”
沈弼向文宣伍点了点头,然后才开口说:
“文先生,感谢你的热情款待。但我不愿入职有利银行,确实有我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有利银行过于弱小。”
“与之相反,汇沣的实力更加强大。汇沣无论是行政人事,还是组织结构,都比有利银行更有竞争力。”
“对我来说,汇沣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可以让我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反观有利银行,它在经营上已经陷入困境,前途堪忧。”
文宣伍听完哈哈一笑。
“你说的没错,汇沣确实很厉害,每年的盈利,在亚洲各大银行都能排得上号。”
“但事情也要反着看,汇沣的强大,正好代表着你没有多少发挥余地。”
“你在汇沣待下去,哪怕未来成为大班,也只能按照汇沣原有的规划,施展自己的才华。”
“更何况,你未来的前途还是个未知数,能不能成为汇沣大班更是难说。”
“但如果你应邀加入有利银行,我可以直接任命你为银行大班。有利银行原有的弊病,正是你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你可以在有利内部,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规划,而不用顾忌银行原本的传统。”
“有利银行在行政人事方面的缺陷,你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动手修正。”
“我可以帮你招募华尔街和欧美银行业的精英,让你吸取更多经营经验,设计出更优秀的银行架构。”
虽然文宣伍的话语,刀刀戳中痛点,但沈弼仍然不愿松口。
沈弼再次提出质疑:
“有利银行相比汇沣,实力太差。”
“有利银行虽然分行遍布南亚次大陆,但各个分行都十分弱小,根基薄弱,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
“就以银行存款为例。汇沣银行各大分行,每年接收的存贷总额,往往可以在当地银行排前几名,个别地区甚至排第一。”
“在这方面,有利银行相比就差太多了,甚至在发源地印度都排不上号。”
“而且,有利银行各大分行集中在南亚各国,太过分散,没有重点经营区域。”
“同时,有利在澳洲、非洲和欧美等地没有设置分行或办事处,无法形成一个遍布世界的银行体系,局限性太大。”
文宣伍知道一个道理,“挑货的才是买货人”。
所以,面对沈弼的挑剔,文宣伍泰然自若。
“沈弼先生,你的观点我很认同。有利银行目前在亚洲确实有些脚步虚浮。”
“因此,如果你来有利银行任职,你除了可以动用各地分行的资源外,我每年再给你账外100万港币支持,用于稳固有利银行在亚洲的局面。”
国际化方面,文宣伍想到了与有利银行同一时期,被汇沣收购的中东英格兰银行。
汇沣正是借着收购中东英格兰银行之机,开始涉足中东金融市场。
“沈弼先生,等你入职后,我会向有利银行注入一亿美金。你可以拿这笔钱,扩展稳定各大分行的业务。同时,也可以拿去收购海外银行,例如,中东英格兰银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