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战略相持阶段对我们八路军而言,反而更难熬——如果说战略退却阶段鬼子还没把敌后战场放心上,那么到了战略相持阶段鬼子必然会将前期用于正面战场的部队调回来用于对付我们敌后武装,尤其是我们八路军。”
实际上鬼子已经从正面战场抽调了一些军队回到华北——比如第5师团、第10师团和第27师团。
更别说还有一些新编成的师团比如第32师团也在从鬼子本土调来。
而且唐亮还准备了其他理由,比如:
“大家也不会认为八路军往后兵力就不再增加了吧?”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谁会嫌自己手下兵多?除非实在养不起了。
“哪怕大家手下的指战员已经练得无比精锐,那么未来呢?如果今后数年内八路军兵力再翻一倍,甚至两倍呢?我们是选择更容易训练的武器,还是更难上手的武器?”
会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历史上八路军在抗战结束时总兵力已经是101万,而新四军也有31万;而民兵更是2倍于此数,哪怕民兵并没有装备迫击炮和掷弹筒,那么光看这130万的部队呢?要装备多少掷弹筒或迫击炮,要训练多少炮兵?
谁会拒绝自己手中的兵力持续增加?而既然增加兵力,那么如果炮兵也能同比增加那是最好了——虽然比起招收步枪兵可是难太多了,再怎么说炮兵也是技术兵种。
当然八路军和新四军再乐观的人都不会想到11年后的解放军居然会达到400万以上的兵力规模,比起全面抗战初期的4.5万八路军外加1万多新四军,差不多扩大了80倍。
“【60毫米迫击炮】的重量是否比掷弹筒重不少?如果装备这种轻型迫击炮,是否会影响我军的机动性和火力?”
“虽说【60毫米迫击炮】重量达到19公斤,比起鬼子的【89式掷弹筒】的4.7公斤重不少,但是也不是没有变通办法,迫击炮由3部分组成,其中炮身为5公斤,炮架为9公斤,座板为5公斤,采取‘突击者模式’可以只携带炮管,靠人肉扶着炮管发射,跟【89式掷弹筒】重量也就相差0.3公斤而已。”
“这不就是赵炮神当年在大渡河安顺场的操作么?”
唐亮一拍脑袋,还真是,咋就忘了这个呢?
而且也正是这个经典战例影响,解放军迫击炮手考核项目就有这个人肉持炮分项目,不为别的,战斗中迫击炮被炸断炸伤炮架只剩炮管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
“那么我们应该将【60毫米迫击炮】布置在哪个层级的部队?”
这个问题对唐亮而言毫无难度,直接抄志愿军的编制就是。
“一个步兵连配置一个迫击炮排,下设3门【60毫米迫击炮】即可。”
“那岂不是比鬼子装备的掷弹筒数量少多了?会不会压制不住鬼子的掷弹筒?”
“不会!”
唐亮斩钉截铁地给出了答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