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欢听了,眼睛一亮,说道:“公主殿下这个想法甚是独特。这就如同是一个字的汇集之书,就像一个字的仓库,我们可以称之为‘字典’。这字典一旦编纂出来,确实能让学子们更系统地学习文字,都能在其中找到解释和用法示例。”
宋濂也点头赞同:“公主殿下心思细腻,此想法大有可为。这字典若能编纂成功,不仅对学子有益,对我大明的文字传承与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朱标也笑着说:“皇妹这个想法很是新颖呢。不过,这编纂字典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可能需要众多的学者参与,还得精心编排。”
安庆公主听了大家的话,心中欢喜,却又有些害羞地说:“我只是随便想想,没想到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程欢说道:“公主殿下不必过谦,这等想法可不是随便就能想到的。这字典之事,我们可以慢慢筹划,先确定编纂的体例、收录字的范围等。”
宋濂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若要编纂这字典,非一时之功,亦非少数人之力可成。老夫倒是想起几位好友,他们皆是饱学之士,若能将他们拉来一同编纂,此事必成。”
朱标忙问道:“先生所言好友,都是哪些人呢?”
宋濂捋着胡须说道:“老夫所想到的第一位是操琬,他博古通今,对文字的研究颇为精深,尤其擅长考据文字的渊源与演变。还有戴良,此人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对各类文字的用法和意义有着独特的见解。高启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文学造诣极高,对文字的美感和韵律把握得十分精准,这对我们编纂字典时确定字词的释义和示例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刘基刘伯温,他智谋超群,学问亦是十分深厚,而且他涉猎广泛,能从多方面为字典的编纂提供思路。”
程欢听闻,心中暗喜,这些人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果能聚在一起编纂字典,那这本字典的质量必定极高。但他也有些担忧地说:“先生,这些人自是极好的人选,只是他们各自都有事务在身,不知是否愿意前来参与编纂呢?”
宋濂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操琬与我相交多年,他一直对文字整理之事颇感兴趣,听闻此事,定会前来相助。戴良也是热心学问之人,对于这样有助于大明文化传承之事,想必不会拒绝。高启虽然性好自由,但这等有意义的大事,只要我等诚恳相邀,他也会应允的。至于刘基,他一直心系大明的发展,这字典编纂有助于学子学习,于国家有利,他必定会支持。”
朱标躬身一礼,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了。
此事便交予我手,宋濂大包大揽保证道:“诸位放心,在学府建成之日,这字典必定成书。”
工部衙门,单安仁坐在的书房内,面前摊着一张白纸,他正沉思着如何设计那座位于杨柳村的学府。这学府要容纳一千五百人,需兼顾各个功能区域,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许久之后,他抬起头,唤来一名小吏。
“去,将李大人、张大人和王大人请来,就说有要事商议学府建设之事。还有,去东宫请永丰伯前来。”单安仁吩咐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