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唐中宗嗣圣元年、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后则天光宅元年。这一年,是一个时代更迭、风云变幻的序章。
甲申之春,东都洛阳城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无上的恩宠,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绚烂而不凡的春光里。晨曦初破,金色的阳光穿透轻纱般的薄雾,温柔地拂过古老的城墙,将这座千年古都唤醒。桃花笑春风,柳絮舞晴空,万物复苏的景象不仅是大自然生命力的展现,更似乎在冥冥之中预示着一位才子的崛起,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城中,玉带般的洛水悠悠流淌,映照着两岸的繁华与宁静,也映照出人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茶馆酒肆间,文人墨客聚集一堂,吟诗作对,畅谈天下大事,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而在这股文化浪潮中,一位年轻才子的名字即将响彻云霄,他便是陈子昂。
陈子昂,年方二十六,风华正茂,怀揣着满腔热血与凌云壮志,已于头年的冬日抵达了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
在温柔的春日里,天空如洗过的蓝绸,几朵白云悠然游走,似乎也在为这即将上演的传奇添上一抹期许。青石板路上,陈子昂缓步而行,他身着一袭淡雅青衫,衣袂随风轻扬,如同春日里最清新的一抹绿意,与周遭的繁花似锦相得益彰。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
他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他的心中,已绘就了一幅幅壮丽的蓝图,那里有金榜题名的荣耀,有为民请命的担当,更有以笔墨安天下的宏愿。
春日的暖阳,不似夏日之烈,它温柔地洒落在陈子昂身上,金色的光辉与青衫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手笔,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件无形的战袍。这战袍,不仅温暖了他的身躯,更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在这场即将到来的科举之战中,拥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
沿途,花香袭人,柳丝轻拂,孩童的欢笑声与远处书院的朗朗读书声交织成一首春日的交响曲。青年偶尔停下脚步,望向那些无忧无虑的孩童,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怀念,那是对过去纯真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即将踏上征途的淡淡离愁。但很快,他便收敛心神,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前方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去征服。
终于,到达了科举考试之地。考场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陈子昂步入其中,目光如炬,心中已无丝毫杂念,只有对试题的精准把握与对答案的深思熟虑。他笔下生花,字字珠玑,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与汗水,每一字都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光芒。
考试结束,陈子昂走出考场,春日的暖阳再次洒落,这一次,它不仅仅是金色的战袍,更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奖赏。他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更加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他,也将继续以笔为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往直前。
这一次的科考,陈子昂挥毫泼墨,对答如流,其文章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字字珠玑,令考官们刮目相看。榜示一出,便高中进士。
唐高宗驾崩于洛阳的噩耗在上年十二月已经诏告天下。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武则天虽已手握大权,但反对之声依旧此起彼伏,尤其是关于唐高宗遗体的安葬之地,更是成为了两派势力激烈交锋的焦点。
武则天,这位雄心勃勃的女皇,心中早已绘就了一幅将洛阳打造为帝国新政治中心的宏伟蓝图。她力主唐高宗在洛阳下葬,以此作为巩固洛阳地位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众多老臣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认为作为一国之君,唐高宗应归葬长安,以彰显其正统与尊贵。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年轻的陈子昂并未因自己新晋进士的身份而退缩。相反,他凭借着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对武则天的深刻理解,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大胆上书《谏灵驾入京书》。在这篇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的奏章中,陈子昂不仅表达了对唐高宗的深切缅怀之情,更从国家大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支持武则天决策的重要意义。
他写道:“陛下英明神武,洞察秋毫,欲以洛阳为基,开创盛世新篇,此乃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之壮举。唐高宗陛下虽驾鹤西去,但其精神与遗志,当由陛下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洛阳乃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便于治理,且陛下在此经营多年,民心所向。若能将高宗陛下安葬于此,不仅可彰显陛下之仁德与远见,更可借此契机,进一步巩固洛阳之地位,为帝国之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陈子昂的这篇奏章,如同一股清流,穿透了朝堂上的喧嚣与纷扰,直击武则天的内心。她被陈子昂的胆识与才华所折服,更为其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支持态度所感动。虽然最终因种种原因,唐高宗还是被送回长安下葬,但陈子昂的这篇《谏灵驾入京书》却让他在众多年轻士子中脱颖而出,深得武则天的欢心与赏识。
从此,陈子昂的名字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他的才华与智慧也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与赞誉。而他与武则天之间的这段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
高宗皇帝的灵驾即将西行,前往长安,最终归葬于宏伟的乾陵之中。这一举国哀悼的时刻,也成为了陈子昂展现其非凡才华与胆识的舞台。他毅然上书《谏灵驾入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家社稷的深切关怀与对先皇遗愿的独到见解。
谏灵驾入京书
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陈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故有非常之策者,必待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镬而不回,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实以为杀身之害小,存国之利大,故审计定议而甘心焉。况乎得非常之时,遇非常之主,言必获用,死亦何惊?千载之迹,将不朽于今日矣。伏惟大行皇帝遗天下,弃群臣,万国震惊,百姓屠裂。陆下以徇齐之圣,承宗庙之重,天下之望,遇遇如也,莫不冀蒙圣化,以保馀年,太平之主,将复在于今日矣。况皇太后又以文母之贤,协轩宫之耀,军国大事,遗诏决之,唐、虞之际,于斯盛矣。
臣伏见诏书,梓宫将迁坐京师,銮舆亦欲陪幸。计非上策,智者失图,庙堂未闻有骨鲠之谋,朝廷多见有顺从之议,愚臣窃惑,以为过矣。伏自思之,生圣日,沐皇风摩顶至踵,莫非亭育。不能历丹凤,抵濯龙,北面玉阶,东望金屋,抗音而正谏者,圣王之罪人也。所以不顾万死,乞献一言,愿蒙听览,甘就鼎镬,伏惟陛下察之。臣闻秦据咸阳之时,汉都长安之日,山河为固,天下服矣,然犹北假胡宛之利,南资巴蜀之饶:自渭入河,转关东之粟;窬沙绝漠,致山西之宝:然后能削平天下,弹压诸侯,长辔利策,横制宇宙。今则不然,燕、代迫匈奴之侵,巴、陇婴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赢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岁月奔命,其弊不堪,秦之首尾,今为阙矣。即所馀者,独三辅之闲尔,顷遭荒馑,人被荐饥。自河而西,无非赤地;循陇以北,逢青草,莫不父兄转徒,妻子流离,委家丧业,膏原润莽:此朝廷之所备知也。赖以宗庙神灵,皇天悔祸,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馀,得保沉命,天下幸甚,可谓厚矣。然而流人未返,田野尚芜,白骨纵横,阡陌无主,至于蓄积,犹可哀伤。陛下不料其难,贵从先意,遂欲长驱大驾,按节秦京,千乘万骑,何方取给?况山陵初制,穿复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今欲率疲弊之众。兴数万之军,徵发近畿,鞭朴羸老,凿山采石,驱以就功,但恐春作无时,秋成绝望,凋瘵遗噍,再罹饥苦,倘不堪弊,必有埔逃,子来之颂其将何词以述?此亦宗庙之大机,不可不深图也。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陛下不深察始终,独违群议,臣恐三辅之弊,不铸乡前日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