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5年,武周证圣元年与天册万岁元年交汇的乙未年,对于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陈子昂而言,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年届三十七,历经了半年的牢狱之灾后,终于得以昭雪,重获自由。在这份沉重的解脱之后,他满怀感激之情,上呈了《谢免罪表》,以此表达自己对皇恩浩荡的深深谢意,并重新被任命为右拾遗,这一职位虽不高,却足以让他继续以笔为剑,为社稷苍生发声。
重获自由与官职的他,内心并未因此而完全平静。半年的牢狱生活,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让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洞察与反思。他时常生出超脱尘世、遨游四海的“汗漫之志”,这种志向或许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逃避,亦或是对自由精神的无尽向往。于是,他开始广泛结交那些游方于江湖之外的隐士高人,与他们谈经论道,共话风月,寻找心灵的慰藉与思想的碰撞。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感遇》诗系列中的第十八首: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
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
这首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抱负。诗中,“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描绘了自己长久以来在仕途上的坎坷与坚持,那份正直不屈的“骨鲠”精神,在现实的洪流中似乎已走到了尽头。然而,他并未因此绝望,而是反问:“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他相信在这个时代,定有人能够理解并感激他的坚持,只是世俗的风气已日渐颓靡,难以容纳他这样的异类。
接下来,“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两句,他以“灌园”自比,虽看似卑微,却自有一股清高之气,与古代隐士于陵子终(传说中的隐士,以灌园为生,清贫自守)相比,更显其人格之高洁。然而,“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悲哀,尽管他如张长公(即汉代隐士张季鹰,以清高不仕著称)一般高洁,却终究难以被这个世道所接纳,只能发出“喈喈”的悲鸣。
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士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反思。在权力与道德的交锋中,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前路艰难,也要“骨鲠”到底,这份勇气与坚持,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敬仰的楷模。
陈子昂还创作了《感遇》诗系列中的第三十八首: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