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8周刊》这家杂志以八卦闻名。

开头没有什么,双方聊的也很轻松。

融洽的气氛下,问题的范围与尺度不知不觉加大。

“你成名的方式与刀郎很像,因而很多人把你称为刀郎第二,你有什么想法,高兴吗?”

“我蛮喜欢刀郎这位歌手,但自愧不如。毕竟人家正版销量几百万,如果我能有他一半成绩半夜都会笑醒。”

李飞心态很平稳。

采访时还开个小玩笑。

充分肯定了对方的成绩。

“看得出你对刀郎的喜爱,实际上有不少歌星、音乐人对他的专辑持怀疑批判态度,觉得他的歌俗不可耐。”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喜好的口味不同,这很正常。”

李飞熟络打出一套太极拳。

未给予正面回应。

滑头!

记者心中暗骂一声。

年纪轻轻倒是油嘴滑舌。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再添把火。

“外面有人认为你们这种网络歌手唱的全是网络歌曲,风格老土,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喜欢听你的歌,觉着丢人。”

“我不认为网络歌曲低人一等,听网络歌曲更不丢人。”

被贴上“土味”“网络歌曲”的标签,强行与“老土”划上等号。

李飞立刻予以坚决否认。

“网络歌曲与传统唱片发行并不非此即彼,只是传播渠道的方式不一样,是音乐发行的一体两面。”

“所以你不喜欢外界对你网络歌手的称呼?”

记者继续追问。

“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准确的说,是不接受你们把网络歌手与其他所谓传统歌手区别开来,强行打上老土、水平低下的标签。

假如说在网络上发布音乐就是网络歌手,那么这么多流行歌手的歌曲都在网上传播,他们算不算网络歌手,他们土不土呢?”

李飞没有被记者诱导。

自己的形象关系到他的商业价值以及演艺事业发展。

不该被人随便定义。

最后他用巧妙的反问来回击。

“那些传统歌手的歌曲确实在网上流传,可都经过唱片公司精心制作出品,但网络歌曲大多缺乏音乐性,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谓的音乐性是什么,想必你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可以量化具体比较的标准。”

李飞根本没上套。

经过网络时代洗礼,此类观点他见惯不惯。

他的话令记者一时语滞。

不过仍在辩驳。

“主流观点都是这么认为的。”

“问题是谁是主流呢?

正如我之前说的每个人音乐口味不同,有所偏好都能理解,但你像刀郎正版销量的数字摆在这,这是可以量化对比的。

买刀郎专辑的人比其他歌手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刀郎的歌就是比其他歌手受欢迎,所以他才是主流。”

任何华丽的语言在冰冷的数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

那样无力。

记者只好拼命往回找场子。

“据我所知,如今你的两首歌《该死的温柔》《秋天不回来》在短短三天就进入的彩铃榜周榜前十,秋天不回来更以50万下载直接登顶。

所以你才认同以销量为歌曲好坏,是否主流的评判标准吧。”

“不是我这么认为,现在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是市场这样认为。”

见记者死鸭子嘴硬,李飞内心不无感慨。

承认别人优秀有那么难吗?

采访结束,本以为就完了。

谁料几天后出版的新一期《8周刊》,杂志封面上赫然写着一行大字。

《李飞:网络歌曲受欢迎,网络歌曲才是主流!》

???

李飞满是黑人问号脸。

我尼玛,不愧是学新闻的。

张雪峰老师再次上大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