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被不知多少饱学之士围着,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篇章,赵祯自然很熟悉。
不光赵祯熟悉,一旁的李治也能倒背如流。
李治不解的问道:“阿兄是想说,项羽突围之事,太史公在其中有所曲笔?”
“你听我分析便是。”李放没有正面回应。
略一思索,李放开口道:“看这段项羽的突围的记载,我用现代话给你们翻译一下啊。”
“项羽与刘邦决战,兵败之后被困垓下,两军对峙之时,项羽还有近十万之众。然后就是四面楚歌,不只是楚兵心寒,项羽自己也胆裂惊慌。”
顿了下,不顾二人惊讶的表情,李放继续说道:“思索之下,项羽亲点八百精锐随他一同突围,为了保密,甚至没通知剩下的主力,怕惊动外面的汉军。他想靠着剩下不到十万的楚军,拖延汉军的步伐,为自己的活命争取时间。结果他算错了,汉军只调动了五千骑兵来追击项羽,然后项羽就死了,再然后,楚地就降了。”
双手一摊,李放看向二人:“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项羽就是这么丢脸,丢下建制尚存的主力部队,主将率亲兵突围。当然突围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话,就叫逃跑。”
“这......”
赵祯和李治都沉默了。
毕竟李放口中的项羽是一个丢下军队,只顾自己逃命的小人,与他们自小所学的《史记》中的论调不一样啊。
李放见他们不能接受,便再度开口道:“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并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打过败仗?可明明项羽还有一搏之力,却主动丢下全部军队,只带少数精锐逃生,不得不说,他这个求生欲也是够强的。”
“可四面楚歌之后,楚军心智已丧,项羽那也是迫不得已吧。”赵祯还想试图为项羽挽尊。
李放不屑的说道:“史书写的明白吧?是,楚军士气不高,但上面可有写楚军成建制投降了?全军建制还在,项羽本人也有号召力,只是他觉得留在原地带领士卒战斗,是死路一条,这才弃军而走!”
以往因为《史记》中的记载,赵祯常常感慨于项羽的悲壮,现在被李放这么一拆解,他顿觉索然无味。
他不通战事,但就李放的解释来说,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司马迁不愧是司马迁。”李放再度开口,“原本是一场无耻的保命之举,在他笔下却描绘的如此悲壮,令人不自觉的忽略了其中的本质。什么叫春秋笔法,这就叫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什么?
春秋笔法不是简单的颠倒黑白,更不是凭空捏造。
在真正的历史中,有时候只需要忽略某些不起眼的细节,或者故意重点着墨某些桥段,都有可能将一件事的结论导向另一个方向。
赵祯和李治都不说话了。
从小教育他们的都是当世的饱学之士,古代可没有这种质疑权威的教育,对于那些前朝经典,每个儒生都恨不得奉为至理,哪里还敢去解释其中的他意?
也只有在李放这里,二人才恍然大悟,历史原来还能这么看。
见二人久久不语,李放忍不住在他们面前挥挥手:“回神了!”
赵祯摇了摇头:“听君一席话,感慨颇多啊。”
李治也深受启发。
“所以说啊,话语权这种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不然你有什么好政策,在那些官员手中,鬼知道会变成什么样?青苗法,不就是这么变成坏法的吗?”
赞同的点点头,赵祯再度开口说道:“可我还有不同的意见。”
“你说。”李放伸手示意。
赵祯正色道:“你方才那些话,也大都是根据《史记》推论而来,而你的论述方式,与太史公也有些不谋而合。你这难道不是一种春秋笔法吗?用你的方式,来解释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李放意外的看了眼赵祯,没想到他还能想到这一层去。
李放也没狡辩,干脆的点头承认:“没错,我的说法,也只是我个人的一面之词。历史并不是客观的,一千个人里,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解读方式,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谁又敢说自己的话一定无可辩驳呢?”
紧接着,李放又补充道:“我也不过是给你们提供了观史的另一个角度而已。而且,我借此想表达的问题,已经表明了。”
说着,李放直直的看着赵祯:“所以,你愿意让自己的意愿任由世人评说吗?”
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别人曲解自己的意思,更何况赵祯这个皇帝?
他果断摇头。
“所以啊,这就是舆论的作用了。”李放轻轻一笑,“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可只要我的声音够大,世人便只能听到我的声音。当你的意志能真正的深入民间,深入每个百姓之中,到那时,你才能真正的称得上乾纲独断,予取予求。”
赵祯陷入了沉思:“舆论......”
这时,一旁的李治开口了:“所以,下面那个女子,她所说的几十万粉丝,就代表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进而掌握话语权。而对面那群人,对此却无可奈何,再加上他们本就有错,所以才主动退缩了。”
“虽不全中,亦不远矣。”李放拽了下文,“几十万粉丝,不代表能影响几十万人,但炒起来热度,也是不可小觑的。那群人权衡一下,为了这点小事,闹大了影响学业就太亏了,这才主动道歉的。”
赵祯感慨了句:“现代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啊。”
之后,他握拳表情坚毅的说道:“我回去就再催促一下,早日把报纸办成!”
李放呵呵笑道:“我这里许多故事,也都等着在你们那大放异彩呢。”
“别提此事了。”赵祯苦笑一声。
若非是李放强力推荐,再加上自己确实心里没底,不然他怎会剽窃他人之作?
李治犹豫了下开口问道:“二位兄长,若是在我大唐,此时搞那个什么报纸,可能行吗?”
这会儿他虽然被李世民准许上朝参政了,但明显只是一个吉祥物,也没有什么具体事务让他来办。
今天提到了报纸、舆论、民意什么的,李治颇为心动。
既然朝堂上自己暂时不能涉足,免得太子和魏王警惕,那能不能另辟蹊径在其他地方做出一番事业呢?
被李放科普了一番舆论的力量,李治不由得就盯上了这个。
李放若有所思的说道:“还真别说,你说的还真是个办法。”
在大唐,肯定会有人看出报纸的影响力,古人也不是傻子。
但有李世民在上面顶着,他肯定不会担心舆论掌握在自己儿子手里有什么不妥。
说不准,李治还真能慢慢做出一番事业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不过大唐要办报纸,比我大宋还要麻烦些吧?”赵祯提醒道。
几百年的技术发展,北宋的工匠技艺肯定比大唐要好太多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