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和黄源走近看了看茶几上的两个原石,李响还上手掂了掂重量。
“玩收藏还是要有点远见的,不然的话,有些藏品在早年间是好东西,放到现在全成废物了,白白地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李响把两个原石放回茶几上,坐回沙发上说道。
“木花果村有个李丰,是我家亲戚。他的老父亲在二十年前开始收集七八十年代的旧物件,说他收购的那些民俗老物件都是宝贝,再放个十年八年,肯定会升值。你们猜,他收了些什么东西?
“有几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这种老式单车笨重结实,小季你们年轻人可能都没有见过,骑着它穿梭在田间村头,像风一样的自由,当年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有十多个煤油马灯。那是在不通电的年代里给农村带来光明的工具,照亮了多少乡间黑夜。九十年代初电灯走进了农村家庭,煤油灯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大堆老铁盒。原来是装上海饼干和广州糕点用的,早年间富裕家庭的象征,现在哪家还要它?
“有五六个老马钟。现在的计时工具多种多样,连手表都要快被淘汰了,何况是老马钟。我说啊,若不是资本家把手表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相信没有几个人戴手表是为了拿来看时间的。”
“那么多的老物件,李丰拿着怎么办?”见李响端杯喝茶的间隙,黄源插嘴问道。
“那些老物件在现代社会里都是淘汰品,是记忆仓库里的旧货,是一堆没人要的破烂,更别提什么升值空间了。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能是他美好回忆的一部分。”王强说。
“正确,王哥说得对。”李响接着说。“南滇市城市扩展,木花果村如今已成为南市区的一部分,变成了消闲打卡的网红村。村里一些脑筋活的人就做起了餐饮民俗客栈,李丰家就开了个民俗客栈,这一来他老父亲留给他的那些老物件就用上了,成为区别于别人家的装饰元素,他的客栈充满了怀旧的情趣,受到客人的喜欢,也算是旧物利用收到奇效了。”
“老梁的收藏品味较高,基本没有变成废物的东西,好多东西都还是可以变现的。”王强说。
“过奖了,怎么可能呢,搞收藏的哪个不交点学费?”梁伟说。
“上世纪50年代起,粮票和布票都是每个家庭非常贵重的票证,有了粮票和布票,才可以拿去买吃的和买穿的。布票是1983年取消的,粮票到了1993年才取消。我收集的全国粮票和云南省地方粮票有几百斤,现在沦为了一堆废纸。
“还有,早些年我收集硬币,有壹分的,贰分的,伍分的,如今这些硬币已经退市多年,不再流通了。据我了解,分币目前还是有古玩贩子愿意收购的,但给的价格极低,都是按十块钱一斤回收。现在大家都不缺那十块八块,我也觉得没必要把它们卖掉,还不如自己留着,当做一种念想。”
不知什么时候赵纤已经回到了客厅,在一旁听大家聊天。这时候他开口讲话,好似做了个总结:“其实呀,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收藏。老辈子留给后人的物品,曾经是贵重的,只不过如今时代变了,那些老物件许多已经不值钱了。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让一些东西变得无价,也让一些东西沦为废物,这中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有些前人留下的旧物不再是一笔财富,但曾经是他们对后人的满满的关爱!”
“赵老师这个总结做得好,真像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呢。”王强赞叹道,得到众人的认同。
时间来到了下午5点钟,大家在老梁的收藏室里几进几出,挑选出自己中意的物件,现在都坐到了客厅里,同老梁商量转手的费用。
老梁先说了个原则。
“各位今天到我家里来看我的藏品,我很欢迎,并且感谢!大家知道,我也是出于无奈才考虑出手这些藏品,当然也可以说是处理这些藏品。但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我这里好的藏品,我希望转手到真正喜欢之人的手中,使它继续得到人们的珍视,这也就是今天请各位来我这里一聚的初衷。所以呢,各位看上并挑选出的藏品,转手的价格会从它的历史、保存品相、珍贵程度、行规标价等几个方面考虑,我当初的收购价也是一个参考。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的要价一定会低于市场行情,否则就不会烦劳各位跑一趟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