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庞老先生家读了半年书,三门必修课已经学完。八月将至,官学即将开学,庞德公决定将诸葛亮和庞统送入官学深造。走前,先生布置了三道作业题:一、“仁学”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管子》的治国谋略分析;三、注释《孙子兵法》。布置完作业后,先生又补充交待:“这三道题,每一道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别着急,慢慢来,先到官学上好每一节课。”
八月初一,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诸葛亮高高兴兴的走进官学。他和庞统都分在司马徽为主任的高级班,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学校位于北街,在州牧府的左边,环境很好。诸葛亮心想,这里一定是人才荟萃,自己须得努力,千万别落人后。
进校以后,诸葛亮发现学校一点活力也没有:课堂上总是东倒西歪,无精打采,有的甚至哈欠连天,昏昏欲睡;课余时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逛大街,穿小巷,游手好闲;校园内终日听不到读书声,相反的到处都是唉声叹气和发牢骚讲怪话的声音。
何以至此?原来是因为战乱,在广大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一股“读书无用”的思潮。许多人认为:北方战乱不断,大批士人南下,抢走了当地人的饭碗。家长花钱让孩子读书,却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读书没有作用,读了也是白读。
面对这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学校领导和先生们在一起商量。司马徽说:“学校必须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这一课应该请德高望重的庞德公来上,效果会更好。”
綦毋闿说:“庞德公不是官学老师,他以什么身份来上课呢?”
黄承彦说:“这事好办,聘他为官学客座教授。”
庞德公受聘后,乐意的接受了上课的任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