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时代的求学与学杂费
在我的记忆深处,小学的时光如同一个被岁月尘封的宝藏,充满了纯粹与艰辛。那是一个宣称不用交学费的时代,然而学杂费却如同一个无形的负担,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家庭的肩头。
学杂费,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在当时却是家庭经济状况的试金石。它主要涵盖了书本费用,对于农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到新学期开学,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氛围。有的同学早早地交上了费用,崭新的课本整齐地摆在课桌上,散发着油墨的香气。而像我这样的孩子,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心中满是对那些课本的渴望,却又因为未交的费用而感到些许自卑。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爸爸妈妈靠着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家里的收入微薄而不稳定,为了凑齐我的学杂费,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农产品成了我们家的希望,那些辛勤耕种收获的粮食、蔬菜,被小心翼翼地拿到集市上去卖。每一颗粮食、每一棵蔬菜都饱含着父母的汗水,承载着我的求学梦想。爸爸还会在农闲的时候出去打零工,无论是酷热难耐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干活。
然而,即使父母如此努力,凑齐学杂费也并非易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拖到很晚才能交齐。我记得每次班主任在讲台上念着未交学杂费同学的名字时,我的脸都会火辣辣的,既为自己的家庭感到无奈,又为父母的辛苦感到愧疚。这种拖延交学杂费的情况在班级里并非个例,许多农民家的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二、家庭饮食中的猪肉记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猪肉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记忆中,家里买猪肉的频率极低。有时候,一个星期能吃上一顿就已经很幸运了,而有时候,甚至要半个月才能品尝到那久违的肉香。
妈妈每次去买猪肉的时候,那犹豫的神情至今仍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站在肉摊前,眼睛在猪肉上反复打量,手中紧紧攥着那为数不多的钱。她会先询问猪肉的价格,然后默默地计算着,这一块猪肉需要花费家里多少钱,这些钱又可以用来做多少其他的事情。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纠结,既想给家人改善一下生活,又担心花费太多影响家庭的其他开支。
我站在妈妈的身后,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满是酸楚。我知道,妈妈的犹豫是因为家庭的贫穷,是为了让这个家能够维持下去。每一次买猪肉的过程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抉择,而妈妈总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才会小心翼翼地挑选一小块猪肉。
回到家后,那一小块猪肉就成了全家人的期待。妈妈会用她精湛的厨艺,将猪肉做出最美味的菜肴。无论是简单的红烧肉,还是和蔬菜一起炒的肉丝,每一口肉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在饭桌上,大家都会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猪肉,吃得很慢很慢,仿佛想要把这美味永远留在舌尖上。而我,在享受这难得的美食时,心中却总是想着妈妈在肉摊前犹豫的样子,那是贫穷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记。
三、贫穷中的希望与成长
尽管生活如此贫穷,但在那段小学时光里,我也感受到了许多温暖和希望。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很理解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不会因为我们交不起学杂费而歧视我们,反而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会在课余时间为我们辅导功课,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够走出贫穷的困境。
在家庭中,父母虽然辛苦,但他们总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们会在晚上给我讲一些故事,告诉我要坚强、勇敢,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懂得了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