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内为公卿,皆为历代天子后裔,各有封地,出入蜀都,辅佐天子。
但是京畿土地不变,历经十几代天子的分封,不过百年就无地可封。
只能将视野转向天府外,这才有云,黔,康,卫等地诸侯。
所以京畿公卿反而与帝室血源疏远。
京畿南以青江,北为昌河,东为承阳山,西以龙门为界,近1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共有三百家传承悠久的公卿。
公卿众而弱,则京畿外同姓五公窥视神器。
这就是当时恒帝登基时的局面。
恒帝四年,远在尼罗河的埃及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建造完工。
恒帝十五加冠,少年好美服玉石,寺人投其所好,也就得知交州产宝石,玉州产玉石。
但是听闻两地不服王化,交州在蛮夷手中,玉州羌人久不来朝,对这种人人习以为常的事,表示出很大的不喜。
于是召有识之士前去招服玉州羌。
恒帝十六年,苴太后驾崩,二公年老,政事逐渐归于恒帝。
二十岁时年轻的帝王维持着对天府外的浓厚兴趣,召来云公询问交州之事,当时很是随意的讲了些云地诸侯开拓交州的事,都没有形成诏令。
后来消息不知怎的就传出宫外,引起巨大震荡。
直到不断有诸侯来朝,最后都是旁敲侧击的询问具体事宜,恒帝反而表现的很是吃惊:“怎么会对千里之外的地方如此上心?难道你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跑到那穷乡僻壤的地方?”
显然恒帝低估了这些诸侯对开枝散叶的渴望,试想一下,即不用自己远征千里,这些事情都交给云地诸侯了。
又不用自己爬山涉水。
只需要分出几千户隶民,再派一个不会继承爵位的次子到交州,本姓就能得到一个侯伯的诸侯。
这也太划得算了。
所以一位诸侯理直气壮的回道:“天子处中央,诸侯守四方。
如今天下九州,不过王化两州半。
益州为一,玉州,豫州,雍州各半。
其他六州半全在蛮夷手中。
文帝有言:天子秉承天命,有王化九州之责。
如今云地即平,正是王化交州之时。
还请陛下执行天责。”
其他诸侯眼前一亮,对啊,之前只想着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一个爵位,但是怎么没想到这要是成功了,就是值得焚香禀告昊天上帝,三皇诸帝。载入史册,彪炳千秋的王化大业!
诸侯顿时刷刷刷起身,行叩首大礼,同声一气道:“请陛下执行天责!”
恒帝也挺直身子,站起来回礼。
如今他不同意都不行了,那就是不执行昊天的命令。
这都是因为《藏》的编纂,给了华人建构了一个坚固的观念体系。
女娲在高原之湖,用泥捏浊人,三皇让灵人与浊人结合,为生人。
在三皇未降世前,生人从高原向四方迁徙。
只有高原东方这一支用玉礼敬上天,于是三皇降生在东方这一支生人,后来形成羌人。
历经伏羲,华帝,文帝形成与四周蛮夷完全不同的文明。
羌人的使命就是让其他生人进入文明,礼敬上天,这是所有羌人都要承担的天责。
而天子的使命就是维护已经开化的羌人秩序,不使其跌落。进而开化其他生人。
至于为什么天命要永远在妘姓这一支身上代代流转,一来妘姓流转人皇血统,保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而华帝,文帝就是最好的应验。
二来要是不固定在某一姓身上,任由各方争位,文明秩序就会坍塌。
这两个理由都是因为只有这个家族的人才能做为描点,承载风源的意识。
深信这一套秩序的诸侯明白,天子不执行天责,诸侯第一步是理所当然的要求执行,要是还不行。
第二步就是找一个能执行天责的天子。
关键这还不会被后人辱骂指责,反而是要大加夸耀的事。
维护大多数人认可的共识,就是秩序。
虽然秩序有新旧,但是没有本事建立新秩序前,就得维护旧秩序。
现在一有大家要维护的天责,二有诸侯追求的爵位,虚名和利益都有了,而他们付出的仅是几千隶民和其中一个儿子。
于是恒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派出天使南下,寻问关于交州的事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