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节,夫妻离婚,谁之过?
我认可命运,我认为这命运既强调天意,又讲求人为。这天意姑且不论,而人为则可讨论一番了。我觉得这人为的操手往往就是你自己。有时把自己的事情搞砸了,不必总怪别人更多的是自己搞得,有道是“君子无德怨自修”啊。
所以我曾写下几句打油诗:张王李赵性格异,铸就命运各一生。悲欢离合终生伴,君子无德怨自修。我这里说的主要是人们的性格,你的性格往往就是你自己命运的极大的操手。更大的程度上,是你的性格左右了你的一生。下面我将叙述一个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求说明此道理,且听我与君慢慢的道来……
那还是上个世纪某个年代的事情。
那年,我下乡驻队,当上了工作组。就在我所驻的生产队里,有一对青年夫妇突然闹起了离婚,这对夫妇的离婚事,来得突然,而且是非常的突然,真真的是突然呀,简直是是太过突然了,这是谁都没想到的事,就连这对夫妻自己也没想到。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突然”,只因这事情实在是不该发生,更是不该突然发生。没来由的。
本来这对夫妻关系好好的,一向感情融洽,几乎从未发生过争端和不愉快,好好的和睦相处多年,又加上两人这次本是久别重逢,怎么男人刚刚到家,炕还没坐热乎呢,这丈夫的女人就带领一双儿女离家出走了呢?为什么,为什么?究竟是为什呀。
后来当大家都弄明白原因以后,也都不住的唏嘘一番:唉!不应该,真的太不应该……。什么不应该呀,是女人不应该,也是男人不应该的。什么事让她们两个都不应该呀,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闹离婚的这一对夫妇,男的叫张大军,女人叫赵晓燕,两个人现如今都是四十出头的青中年人了,他俩的婚龄也已过了十几年。他们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孩大,男孩小。
这张大军有个老爹,当然也就是大军媳妇的公爹了。那年这位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了,这样算来正好一家五口人。
平时大军不在家里,因为几年前张大军就被招工到城里钢铁厂当了工人了,家里,他媳妇携带一双儿女伴着老公爹守家在地的务农。
这老公爹生活十分简朴又勤劳,为人还本分厚道,在儿媳妇面前,从不多言多语,对孙子孙女更是百般疼爱、用心呵护。
这驻守在家的四口人十分的和谐,公媳之间也算融洽。只是赵晓燕这个儿媳有些小心眼,平时在吃吃喝喝上习惯于偏着两个孩子,往往要亏欠老人一些。有时,老爷子下地干农活去了,她的儿媳便趁机做点细粮面饭等好吃的,给一双儿女享受了,她自己也跟着吃上一口,一点都不给老人留,这是背着老人的事。老爷子有时也发现一点端倪,但老人绝不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装着看不见。老人觉得这样反倒很好,因为他觉得只要儿媳高兴,这家就一定太平,何况这是他的准儿媳,亲孙子孙女,他就该让下辈人幸福,有他们的幸福,就一定有自己的安康。老爷子是深明大义的,这没得说了。
在穿戴上,更显差距大大拉开。老公公穿的破衣拉撒,补丁摞补丁,衣服破了都是自己缝补,从不买新衣新鞋新袜子等等。他觉得自己穿好的,没必要,是浪费。
相反这家媳妇,倒是好穿好戴好打扮,这是个蛮有女人特点的人,她不但自己好美,喜欢穿戴打扮,更把两个乖孩子打扮得干干净净,穿带也十分的讲究,还时不时的给孩子换洗衣服,十分的用心。
女人的这些特点,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何况人家又是女人了,女人更是爱美的。对孩子的穿戴精心的料理,更无可非议,不是说若知母贤看儿衣吗,人家孩子的妈妈贤惠呀。只是这媳妇对其公爹的相敬上,大概有所欠缺罢了。
对于媳妇的这些维系家中人际关系的细微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丈夫张大军虽是个粗心汉子,但也有所觉察,只是碍于对妻子的偏爱和怕惹老爹生气的原因,也就睁着一只眼闭上一只眼了,假装看不到,不过他暗自下了决心,就是一定要把媳妇亏欠老爹的,他这当儿子的要给补回来,他一定要让老爹成为坐享家福的第一人。他懂得人伦道德,百善孝为先嘛。
工作在外地的张大军不断的给家寄回钱来,这在当时的乡村里,像他们这样单职工的家庭,日子真的很殷实,美美的让人羡慕。
大军平时总是省吃俭用的,为的就是多给家里寄些钱来让家人们生活得更好,更舒适,这样他才心安理得。这分明就是个大孝子,大贤人啊。
时值秋季,秋天的乡村真是景致迷人,蓝湛湛的天空下,绿油油的原野连成一片,其间,金黄的稻谷随风起伏,山坡上林木中,红的、白的、青的、绿的硕果满挂,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天、地和原野的美丽,构出一幅温馨的油画,画卷中,劳动者辛勤的劳动着,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