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朝逐步形成的西南官话,和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以及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属汉语西南官话。
既然属于官话,四川话正常情况说慢一点,外省人是基本能够听懂的。
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大批川人出川务工,打响“川妹子”名头的原因之一。
当然四川话与普通话也存在不少的区别,今天以成都话为例,简单做个总结。
一、平舌翘舌问题
成都话只有平舌z\c\s\r [z],没有zh/ch/sh/r声母。r也是不翘舌的,念 [z],同英文单词zoo[zu:]的“z”音。
二、h和f不分的问题
成都话中,h和f本身单独发音,存在明显区别。
但是h+介母u后,就容易与f混淆了。
事实上不能说四川人完全hf不分,很多人的发音其实还是区分hu与f的,丘陵地区不能区分的较多。
另外成都话中,hu音一律发fu音,如hu音高频常用汉字:糊、胡、互、户、护、虎、斛、湖、呼、壶、忽等,都发fu音。
三、鼻音n和边音l的问题
成都话里,鼻音n和边音l大多发边音l,也存在轻度的混用,但是成都话中的“n”鼻音很轻微,没有普通话那么明显。
有一种情况例外:鼻音n与细音i/ü相拼,n声母变成声母?,例如年?ián和女?ǘ。n与in相拼例外,例如“宁”字。
四、音调的问题
成都话与普通话比较,大部分情况是普通话的一声基本不变,二声调值略低,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三声。
具体调值对比的图片无法发出来。
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入声字在成都话的发音问题。
入声字在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归入阳平调2声,例如“一”、“六”、“七”、“八”都是入声字,在普通话没有一个阳平调,但是成都话都读2声阳平调。
一、六、七、八等入声字,这是发音相同,声调不同的情况。
还有很多入声字,韵母也会变化,变成成都话特色的ê、io、uê等韵母,完全不同于普通话发音,这个放在文章最后展开讲解。
五、普通话部分j/q/x声母字的发音,成都话保留未颚化的古汉语音。
例如:鞋hai,苋〈菜〉咸han,解gai,家ga,窖gào,敲kāo,掐ká,杏hèn,嵌kān等。
六、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声韵母;及普通话有,成都话没有的韵母
声母中,成都话有普通话没有的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国 际音标》 分别表示为 ? 、? 、 v。
1、鼻音n与细音i/ü相拼,n声母变成声母?。
例如年?ián和女?ǘ。n与in相拼例外,例如“宁”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