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余良不明白班长“小任”为什么这样“点将”,是好心让自己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提升能力素质,还是对自己心怀不满故意想让自己出洋相丢丑,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正想着,姓焦的老修理工冲余良眨眨眼,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吩咐余良从里屋拿一个修好的直变器,随他下井。

你还别说,姓焦的老修理工还真有两下子,到井下后,钻进夜里那台电机车的驾驶室,三下五除二就换好了直变器,送电一试,照明灯也亮,电喇叭也响,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哪儿坏了?”余良急着想知道答案。万一班长“小任”问起来,自己也能说个一二三。

“上去再说吧。”姓焦的老修理工笑了笑,好像是觉得现在还没有让余良知道的必要。

看着姓焦的老修理工那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余良这才明白,其实有技术的人都是比较保守的,如果你和他关系不到,他是不可能真正教你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理在作祟吧。

回到井上,姓霍的老修理工还坐在板凳上抽烟,一声不吭。

“我和余良找了好半天,才发现直变器的火线和地线接反了,由于两个线头都比较老化,不仔细看很容易弄错,试着把线头一倒,结果没想到,还就成了。”姓焦的老修理工向班长“小任”这样汇报。

余良认真地听着,开始没明白啥意思。但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姜还真是老的辣。

看人家这话说的,明明整个修理过程不超过五分钟,却说成找了好半天;明明是他自己一个人修好的,却没有独吞功劳,说是两个人合作完成;明明是姓霍的老修理工火线和地线接反了,却说两个线头都比较老化,不仔细看很容易弄错,给姓霍的老修理工留了一个能够比较容易下的台阶;明明是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却说试着把线头一倒,而且还是结果没想到,好像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既不显自己能,还不显别人菜,真正起到了大家都有面子,皆大欢喜的最佳结果。

想到这里,余良忽然想起自己语文老师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禀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

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

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风毛麟角呀!’

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