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平津战事...”

竹石清双手搭在腿上,坐得很端正,听到明泉要听关于平津战事的讲述,他眼中的光泽不禁暗淡了三分,如果自己不是南京总部的派遣军官,或许对于每一个二十九军的一线士兵来说。

这是一场浩劫。

包括孙北风在内的诸人此刻都瞩目端详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高谈阔论,但竹石清自知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戏谑和混乱,他摇摇头道:

“仿若天灾,更似人祸。”

明泉认可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听的,如若竹石清此刻大谈战术、阔论战略,他将会认为竹石清还没有理解战争的本质,但此刻的竹石清,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然达到了明泉对他的期待。

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细节,明泉进一步引导道:“作为亲历者,你如何看待日军的挑衅行为?”

“日军之挑衅,多为蓄意而为,其背后并非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常常蕴藏着配套执行的军事战略战术,可以说,日军的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在为了集体的战略而行动。”

“卢沟桥只是中日对峙的一处阵地,在硕大的中国,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明泉继续说道,

“譬如上海。

以你之见,我军应当如何应对来自日军的寻衅?”

竹石清沉思半晌,他想起了在丰台同日军的对峙,简单整理思绪后,开口答道:“学生认为卢沟桥事发之后,中日之间已无和平可言,中日双方纵横交错之前线,皆为战争可能发生之地,若还能以静默之态互相窥视,这本身就是病态的表现。”

竹石清的这则回答是根据平津的实践经验得来的。

当日军轰炸了宛平城后,这则事件无疑宣告着中日之间热战的开始,平津地区的混乱在于在广袤的地区上双方驻地交错,但战争并不是拉开架势双方对冲,在如此宽大的防线上,一旦某个点爆发战争,其他的位面岂有静待的道理?

当平津已被日军侵吞而去,全面战争朝夕间已到了生死搏命的最后关头,莫非淞沪地区还要遵从那一纸中立协定,任由上海居民继续对着日本驻军龇牙露笑?

战争不是夫妻吵架,没有床头吵架床尾和的逻辑。

这一则说法再次切中了明泉的意愿所指,早在卢沟桥事发之前,由他亲自参与的淞沪作战方略,正是要将这伙猖獗的日本人彻底赶下黄浦江!

不知何种缘故,当自己说完这句话,竹石清余光警觉地发现右手边落座的任书楠脸上抽动了一下,似乎自己所说的有什么细节使他有些不悦。

但明泉的赞赏很快脱口而出:“你说的不错,那如果让你从军事角度评议一番这次战役?”

“从军事角度来看...”竹石清整理一番语言,“首先日军在大的行动开展前,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以及候补计划。”

“尽管在遭到日军的突袭后我军第一阶段稍显被动,但一旦动员起优势兵力,我军很快就能对日军中国驻屯军产生反压制,如果抓住战机,事实上有和日军就地对弈的条件,但奈何中央与地方互相猜忌,临场指挥犹豫不决,情报系统完全失灵...”

“在防守北平城区时,我们遭遇了日军驻朝鲜20师团的袭击,直到那时,二十九军才意识到日军调集了接近三万余日军增援平津战场,我猜测这个调度令恐怕在开战之初就在日军的准备之中。”

明泉微微颔首,解释道:“这则情报我们南京倒是有所截获,也曾发电给宋军长让其多加小心,只是中央军还是未能及时赶到。”

“从战术层面上,日军的单兵素质的确令人吃惊。”竹石清发自心底地感慨道,“他们几乎每一个士兵都能独立绘制军事简图,在发起冲锋的时候通常为三人一组,每四个组冲锋的翼后角会布置机枪火力点,整体上呈现为波浪式滚筒冲锋,火力交叉和弹网布置异常娴熟。”

“在单兵装备上,我曾翻看过普通日军背后的背囊,除了正常的换洗衣物,还有行军雨披、野战帐篷、备用军靴、饭盒、水壶、杂物包,某些编制左肩还会挂着一把工兵铲。而我军的战士,甚至连子弹袋都是破了布的。”

所讲述的这些,都源于竹石清和日军十余次战斗下的近距离观察,诸多细节被竹石清一一记入心中,虽然他尚不知晓鬼子所使用的装备具体型号,但这一应俱全的功能,足以说明早期日军和我军之间的巨大差距。

千言万语一句话,这仗输的可惜,但也不冤。

明泉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有些狡黠地环视一周,又将身后敞开的开窗合上。

“石清,能从前线摸爬滚打坚持下来的年轻指挥官并不多,你和文坚此次的表现,军委会看在眼里,参谋总部也看在眼里,你们两也是抢手的很呐,这不,军政部都要挖你们走。”

明泉此话,是说给身侧的任书楠听的,任书楠听了这话,笑吟吟地起身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