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开元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在张说之后在任命的几位宰相,都因为彼此之间相处不和而被罢免,作为领导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到下属们只能能够和睦、能够团结,甚至很多时候这也是他考虑选人用人最重要的因素。开元时期,公认的最后一位贤相是广东人张九龄,张九龄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唐玄宗李隆基相中,他在做了宰相之后,也同样像唐玄宗李隆基看重自己那样,看重人才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因此,他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一直主张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过错,他也能及时地指出,并加以劝谏,而不因为唐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说一些敷衍搪塞的马屁话。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出生于世代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胄出任过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做过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丞,张九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宰相的岭南人,他在数十年的仕途中,勤政为民,刚正纯朴,为开元之治立下了不朽功勋,备受后人的好评和推崇。

张九龄年幼时就表现出异常的聪明敏捷,并且擅长写文章,七岁那年,年幼的张九龄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官员到寺里进香,进香的普通老百姓看到来了这么多做官儿的,都吓得赶紧躲藏起来,把游览的事儿放一边了,而张九龄却不惧不怕,站在一边大大方方的游览观看,太守见张九龄很可爱,就逗他说:“小孩,我出一个对子你来对,如果你对得正确我给你果子吃。”说完就随口说了一句上联,张九龄随口就对上了下联,对得不仅工整而且完全正确,太守吃了一惊,心想今天是遇到神童了吗?于是便想出个有难度的再试试,太守调侃着出了上联,意思是一个童子,去攀附龙、凤和丹桂,张九龄抬头一看,正面刚好有三尊大佛,不假思索的张口说出了下联,大概意思是:有三尊大佛,坐狮、象和莲花,太守惊叹道:这娃娃不是等闲之辈,长大后一定能够成大器。十三岁时,张九龄已经能够写的一手的好文章,当时,他用书信写文章同广州刺史王方庆交流后,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道:“这个孩子在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王方庆的赞赏,对鼓励少年时代的张九龄立下远大志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年岭南韶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田地里的土干裂,禾苗枯萎,老百姓们纷纷都到寺庙去求雨。张九龄却不相信老天爷有这么大的法力,就给当地的老百姓们说到寺庙去求雨是没有用的,不少人说,只要心诚多求几次是能够感动老天的,老天被感动后说不定就会下雨呢!张九龄说:“还是我来给大家求雨吧。”只见他开始用墨砚磨墨,随着墨汁越墨磨浓,天空也越来越黑,接着张九龄把磨的墨往天上一泼,老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打那以后,张九龄的名字就深深印在世代韶州人的脑海里。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信不得真,极有可能是后世的当地百姓们编纂的故事,但可以说明,在岭南当地百姓的心里,张九龄从小就有才气、有本事,从小就已经声名远播,甚至他已经被后世的岭南百姓们神化了。

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依旧过人,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能诗善文。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张九龄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长安三年,时任宰相张张九龄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意思是说张九龄的文章字句上低调谦逊,贴合社会实际,有很大的用处。张说作为宰相以博学多才闻名,又是当时唐朝社会中的文人领袖,也是朝中被皇帝倚仗看重的能人,经过他的一番夸奖,张九龄的名气更大了,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信心也更足了。

张九龄还是个很注重仪容仪表的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公务上朝,还是外出办公,他都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不管什么时候,都表现出一种神采奕奕的样子,衣着整洁,温文儒雅。神龙三年(707年),张九龄赴京到吏部考试,考中后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当了几年秘书郎的张九龄,工作一直很努力,但迟迟得不到升职重用,一度心灰意冷之下,萌生了归乡之念。正好当时的太子李隆基想要有所作为,重用天下有才能的人,张九龄前去面见,被升为了右拾遗,后来李隆基即位做了皇帝后,张九龄改任左拾遗。但是这时,张九龄与时任宰相姚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姚崇是唐玄宗器重的大臣,执掌军国大权,张九龄在唐玄宗上台的第二年,就上书给姚崇,提醒他在人才选拔上要“远谄躁,进纯厚”,着重选拔出一些又真才实学的人,姚崇接纳了他的意见,在选官用人中消除了过去缘亲是举的弊端,坚持以才取人,整顿吏治。然而,他们的意见并不总是一致,过了三年,开元四年(716年)秋,张九龄就因为意见不合,招致了姚崇的不满,这年秋天,感觉时运不济,不被重用的张九龄选择辞官回岭南老家。

张九龄回到了岭南老家后,住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而是想着为家乡的乡亲们办点实事。从张九龄的家乡广东到江西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岭,以前只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崎岖小路可以通过,由于这条小路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之多年失修,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行人很难通行,于是,张九龄就有了修路的想法,说干就干,他便向朝廷上书请示修路,经过批准后,她本人亲自担任修路的主管,征集修路的民工,亲自登上险峻的山道勘察地形,经常在第一线指挥施工。当时大庾岭梅关道路通行非常不方便,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苦恼,岭南因为占有沿海的地理便利,海外贸易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广州已经成为通往海外的海上交通的门户,但对内的陆路交通则实在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就显得非常迫切,也有利于当时国内的交通物流贸易,因此,张九龄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开始着手为家乡修路,趁着农闲时调集当地的农民,开始开凿修路,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不辞劳苦,指挥施工,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达到了近十七米,还在道路两旁种上了松树,道路修成之后,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记录了当时大路修好之后,南来北往贸易繁荣的景象,由于梅关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要道,也被后人称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造福了子孙后代。到了宋代以后因为北方战争频发,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岭路成了最便捷的通道。

开元六年(718年)春,张九龄被召入京,到达京城后,因为修建大庚岭路有功,被唐玄宗李隆基拜为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张九龄的才学与能力逐渐为大家所赏识,吏部考试选拔人才,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四次奉命参与评定,就连公平公正都表示满意。开元七年,张九龄改任礼部员外郎,开元八年,又升任司勋员外郎。

张九龄还热心于提拔和奖励后辈,在当时,被世人所敬仰,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但就是通不过科考这一关,屡战屡败,一生都没能入仕做官,可见唐代时期的应试教育就已经足够发达,考试也是需要天赋的,有才学的人不一定就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与我们当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张九龄爱惜人才,曾介绍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王维精通诗书音画,其作品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但王维本人天生性格孤傲,这样的性格其实是不适合做官的,也导致了他仕途不顺、屡屡碰壁,张九龄慧眼识才,提拔了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有想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张九龄的打算,可惜没能如愿,直到晚年想起这件事,仍然觉得可惜,在他所作的《八哀诗》中记载下了这件事,王维也有赞美张九龄的诗作传世。可见张九龄在当时的文人卷子里是广受认可的,也有一定的美誉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