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就是故意气这个老毕登的,见朱翊钧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那叫一个爽,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头走了。
朱翊钧看着儿子这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想着不如再夺了他的权,可是实在有心无力。
孙传庭等共从高淮宅子中搜到黄金七万两,白银一百七十二万两。
这么大一笔钱,常洛一文钱也不想给朱翊钧。
三十二万两发往辽东了,筑城,募兵。
剩下的七万两黄金、一百四十万两白银成了他的第一桶金。
第二天,他在文华殿召见了孙传庭,开门见山说道:"传庭,孤准备派你到陕西榆林做个知县,你愿意去吗?"
孙传庭连忙跪地叩头,"臣愿往。"
常洛笑道:“榆林边远苦寒,人人视为畏途,你不想留在京师做翰林吗?不做翰林,将来可是入不了阁的。”
孙传庭答道:"臣读书是为了报效朝廷,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享清福,殿下遣臣去哪里,臣便去哪里。"
常洛微微一笑,“孤没有看错你。榆林是九边重镇之一,此番派你前去,也是想让你历练一番。"
"你先到米脂县做两年知县,等你做出政绩了,孤升你做榆林知府,再过两年,孤再升你做延绥巡抚,再过两三年,孤便升你为陕西三边总督,总管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十一万兵马!"
屈指算来,三十五岁便是镇守西北的封疆大吏,孙传庭仰头看向常洛,颤声说道:
"微臣何德何能,竟得殿下如此厚爱,将来何以为报?"
常洛抬抬手,像是在对孙传庭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陕西历来地瘠民贫,却供养了三座军镇,四家藩王,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榆林是延安庆阳之藩篱;延安庆阳又是关中之屏障。无榆林则延安庆阳不保;延安庆阳不保,则关中无险可守。"
"自古以来,只要陕西乱了,必定天下大乱。"
孙传庭不解地问:"殿下是担心蒙古人入寇吗?"
常洛苦笑道:"蒙古人不足为惧,孤担心的是……算了,不说了。孤给你五万两白银,五千石粮食,你到了米脂后,千万记得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多垦荒,多种粮。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只要粮食充足,多难的关都能挺过去。"
孙传庭感觉到太子话中有话,却又参不透这其中的深意。
常洛递给他一份名单,说道:"你到了陕西后,注意这些个人,有机会的话,将他们悉数收作你的手下,可以多花一些钱。"
孙传庭草草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名字:
【王嘉胤、王自用、李鸿基、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王左桂、惠登相、张天琳、刘国能、李万庆、赵四儿、谷可大、谷可成、孙可望、刘希尧、马守应、马进忠、王子顺……】
过了两三天,孙传庭便押运着五万两白银、五千石粮食,启程远赴榆林上任去了。
人人以为孙传庭会做个京官的,没想到打发到了陕西,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孙传庭一路上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地赶往榆林。
放眼望去,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看不到一棵绿树。田地里的庄稼因为干旱而长得特别瘦弱。
老百姓生活困苦,住的全是破烂不堪的窑洞。小孩子个个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瞪着一双双饥饿的眼睛。
一阵大风刮过,尘土满天飞扬,直往眼睛鼻子嘴巴里钻。
虽然只有一河之隔,陕西却眼见地比山西苦多了。
到了县衙,孙传庭心更凉了。
破败不堪十几间屋子,四五个差役东倒西歪站在门前,破衣烂衫,人人手上杵着一根棍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来的叫花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