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黄庭坚一尊大神摆在前面,他黄中辅还怕被人解剖了?
文不成武不就,当个科技先驱也不错,前面还有个沈括,也没从宋朝人嘴里听说沈括有什么仙名,大概是沈括品行当不得谪仙、半仙这等名号。
自诩有诸多技艺傍身,看过的小说、致富经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若混不出个样子,岂不白瞎了穿越者的身份。
可他哪比得上沈括,网上看的小说多了,各种致富经传授,黄中辅来捣鼓了几年也没成,终究是镜花水月。
“都是他妈的是骗子!”黄中辅对着眼前的陶瓷细管破口大骂,黄泥水淋糖法变的哪是什么白糖,就是市面上特有的黄糖罢了,这几个月终究是把他的黑手伸入了白糖行业,黄中辅盯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实验怔怔出神,脑袋里还在回想究竟是哪一步没搞对。
自己活性炭都拿来试了,又换黄泥水、高岭土试结果就整出个黄糖来。
想想自己把甘蔗榨成汁,一部部过滤、烧水,除沫、搅拌、凝固、冷却,就换来市坊上平常的黄糖,黄中辅自己都气笑了,感情古人说的白糖就真是指黄糖,买甘蔗造器械,成果反没有已经完善的工坊出糖稳定,这几个月也不知他忙活了个啥。
五年来黄中辅成功从小谪仙变成了街溜子,也不知现在改去读书还来不来得及,最初他也没把主意打到白糖上面。
先是酒精提纯,这玩意用来酿造高度酒贩卖,大宋有现成的蒸馏酒,又名烧酒,好的烧酒比寻常酒水贵上一倍,便宜的也有七八文钱就能买到一升,若不怕喝瞎了眼,便可用小酒一半的价钱买来解瘾。
高度酒精杀毒,做香水,做肥皂,都是可以用到,这世为了赚钱,第一件事就先做这个。
黄中辅去县城采制烧酒,上一世好像他好像是喝死的,蘸尝下总该没多大问题。
他放下筷子才发现问题,单凭人的舌头如何尝出度数,不知度数就不能做消毒酒精,那所谓小说高度酒精消毒就不现实。
不是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就越强,比如九十五度的酒精,虽然浓度高,但它会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快速的固化,这样就等于给他们加了一层保护膜,酒精穿透不了就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也就是说要想做出消毒酒精,必须把酒精度数接近七十五度左右,酒精对蛋白质都有作用,百分之七十五最佳,医用酒精的最佳浓度是75度。关键是这事小说里没人教,一切要靠自己摸索。
大宋没有仪器测量,如何能准确的酒精度数,造出消毒酒精还真是个难题。
蒸馏提纯的实验他也会,确实能出高度酒,可酒是用来喝的,究竟多少度饮起来更佳,有如何提升效率,出产大量同度酒都是难题。
酒精度跟蒸馏次数有关系,用铜管做冷凝设备蒸馏塔,制出提纯的酒精,蒸馏出来的酒精最高就是96度的不会更高。
低浓度的酒精,还是比较好辨认的。
只需要用蛋清打在碗里,倒入酒精里,无色透明的有乳白色的就是高浓度,发黄的就是低浓度。
高浓度的酒精只能用穷举法来试,把蒸馏次数记录下来,又或者把酒精度提纯到最高在按照比例兑水。
真要获得最佳的数据,只能用些穷举法游走于县城内大小医馆,专找那些外伤的病患反复实验,并把蒸馏次数统计下来记录,才大体摸清了蒸馏次数对酒精度的影响,得到了些的数据,现在已经可以用比例调试出医用酒精。
可就是没人愿意出钱购买,销路打不开他也没有办法,毕竟医用酒精用来治疗外伤,本就是迫不得已才用,人不仅要承受剧痛,还容易让伤口浮肿,县里农人都是小伤,用些伤药岂不更好,对此医馆纷纷拒绝购入,生怕痛死了人惹上官司。
医用酒精没推广出去,黄中辅也没丧气,转头就扑在饮用酒上,度数的问题解决,还不吊打同行。
他倒是得意洋洋,可摆在面前第一个量产问题就解决不了,铁匠打造的黄铜管很贵,出酒跟成本不成正比,且口感跟酒坊卖的差不多。
“怎么会差不多,我这可是提纯后的蒸馏酒。”黄中辅为此愤愤不平,定然是仆人欺他年幼才会这么说。
那仆人一脸委屈道:“不就是酒楼里卖的大酒,小底实在没尝出有何不同之处。”
黄中辅不信,亲自用蘸尝才发现,酒的确有股呛人的味道,按理说古代纯粮食酒应该比后世木薯酒要更香纯,这股子怪味是哪里来的。
难道古代所谓各种好酒比不上后世勾兑酒,黄中辅被自己刻板印象绊住,自己当初高价买的大酒度数低,不是宋人的技术不够,关键却是里面的酒曲,南方人爱喝花酒,对度数要求没那么高,烈酒太过刺鼻,有独好此口者,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这个呛人的味道。
这事就拖了好久,口感、产量成了发财路上的绊脚石,黄中辅到了一度放弃的时候。
直到某日夜里他做梦,才突然想到了二锅头这个酒,二锅头不仅仅是酒名,也是传统的酿酒、选酒工艺!自己不知从哪部剧中看过这个故事,还有天锅!
不是粮食酒不行,后世白酒因为成本高,才从巴西进木薯酿酒,粮食酒并没有那股怪味,明清时代白酒行业也在发展。
天工开物那个天锅地锅法,一为“底锅”用于烧水汽化,二为“甑桶”用于装发酵后的酒醅,三为“天锅”用于冷却酒气,接收酒液。
蒸酒时,天锅注入冷水,酒醅受热产生酒气,酒气蒸发接触天锅,被冷凝成酒液后用管引出,酒醅中的酒气不断蒸发,天锅中的水逐渐升温,水热了更换冷水,直至将酒醅中所含酒分蒸完。蒸完一甑桶酒醅需要在天锅里换三次冷水,将三次冷凝的酒混合后就是烧酒了,酒的口味较为暴烈。
到了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前门外酿酒作坊“源升号”赵氏三兄弟在酿酒实践中发现每个锅次冷凝出的酒,在香气和口味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天锅里第一次放入凉水冷却而凝出的酒称为“酒头”,刺激性经较大。第三次放入凉水凝出的酒称为“酒尾”,有杂味,只有第二次放入凉水冷凝出的酒品味最为醇和绵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