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村,这日阳光正好,金色的光辉如细密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上。村头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少年送行。
一名身姿挺拔的少年,背着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书箱,站在自家小院门口。他叫元宝,此刻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次乡试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可望着熟悉的家园和爹娘慈祥的面容,又满是不舍。他暗自思忖:“此行前去乡试,路途充满艰辛,可我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定要在乡试中脱颖而出,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他紧紧地抓着书箱的背带,仿佛那是他通往未来的船桨。
爹娘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担忧。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眼神里却藏不住深深的关切,他轻轻拍了拍元宝的肩膀,说道:“儿啊,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别太勉强自己,尽力就好。” 那宽厚的手掌传递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仿佛只要这轻轻一拍,就能为元宝驱散所有的阴霾。娘则在一旁忙碌着,将早已准备好的大饼仔细地塞进元宝的包袱,又反复检查着衣物是否带齐,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多带些干粮,路上别饿着,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可别着凉了。” 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与不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爱意。
少年的眼眶微微泛红,但他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他紧紧握着爹娘的手,感受着那来自掌心的温度和力量,心中愈发坚定。怀着这样的期待与决心,他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每走几步,他都会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爹娘那熟悉的身影依然静静地站在村口,目光紧紧地追随着自己。爹的背微微有些驼,但依然努力地挺直着身子;娘的手中还紧紧攥着衣角,那是她担忧与不舍的下意识动作。
少年高高地挥了挥手,像是在向爹娘保证,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然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科举的旅程。
少年元宝生性有些腼腆,初离家乡,虽心怀壮志,却也难免有些羞涩与不安。一路上,为了维持生计并积攒些盘缠,他也会偶尔打点零工。逢山开山时,他紧咬牙关,稚嫩的双手磨出了血泡,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遇水过水时,冰冷的河水浸湿了他的衣衫,他也只是小心的前行。
就这样,一路风餐露宿,历经无数艰辛,元宝在漫长的旅途中渐渐褪去了青涩,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与执着。他的面庞被风吹日晒变得黝黑粗糙,身形也因旅途的劳累而略显消瘦,但是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心却始终炽热。
在历经数月的长途跋涉后,他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望着那宏伟壮观、繁华热闹的京城景象,高大的城墙如巍峨巨兽,绵延不绝,城内楼阁重重,飞檐斗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光。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达官贵人的华服骏马与小商贩的朴素衣衫交错而过,喧闹的叫卖声、清脆的马蹄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繁华的乐章。元宝站在城门口,心中既充满了震撼,又被这宏大的场面所震慑,一丝紧张悄然爬上心头,但对科举的憧憬与决心很快将其驱散。
科举当天,考场上一片寂静,只听见笔尖在纸张上摩挲的沙沙声。元宝坐在狭小的考位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回想起多年来的苦读,爹娘辛勤劳作供自己读书的画面一一浮现眼前,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他提起笔,蘸满墨汁,奋笔疾书,一笔一划都写得工工整整,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学识与抱负都倾注于这试卷之上。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他搁下毛笔,长舒了一口气,再三确定之后,带着些许忐忑与期待交卷离场。随后便在京城找了个客栈住下,每日在不安与憧憬中等待揭榜。
揭榜当天,元宝早早地便来到榜前,人群熙熙攘攘,喧闹嘈杂。他的心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他的目光在榜单上急切地搜寻着,一行行看下去,当终于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列于榜眼之位时,满心欢喜瞬间涌上心头,眼眶也微微湿润。他成功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元宝荣归故里,成了县令。随着元宝光宗耀祖回村,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村口早已聚集了众多村民,大家翘首以盼。当元宝的身影出现在村口道路上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村民们纷纷涌上前来,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七嘴八舌地说道:“元家出息了!出了个大官!”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好奇地张望着这位村里的骄傲。元宝的爹娘站在人群最前面,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的泪水,他们看着儿子,热泪盈眶。
匆匆二十年过去。父母越来越老。提出了想回村子里。元宝拗不过父母。便选择了遵从二老。
此刻元宝也是辞官陪伴着父母荣归故里。在村子里当起了教书先生。陪伴着父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