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小李啊,你是不是看这地里的稻穗子又沉又大的,感觉现在光景不错。”方大爷吸了一口烟,慢慢的说道。

“是啊,在来村里的路上,我看到边角旮旯开辟的地头还有大豆和红薯,也是快要收获了。”李正阳将见到的情形和方大爷说了下。

“呵呵呵,不瞒小李你说,现在你看到的这个稻子叫京西稻。京西稻,你听说过吗?”方大爷问李正阳。

“京西稻,我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李正阳知道,以前听许大茂介绍过,海淀区这一片是北京地区种植水稻最多的地方,最出名的就是京西稻。

据史料记载,京西稻种植始于清代。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携带回来的。原来是紫金箍水稻良种,后在京西这一片试种,经过多年的培育,最后形成的京西稻。

也有的说是康熙皇帝,康熙本人还亲自培育了一种“御稻米”。其米色微红粒长,气香味腴,因出自御田,所以起名御稻米。这御稻米不仅供给内膳数十年,还被当时的朝廷大力推广到京外的其他很多地方,包括当时的南方地区。

一碗京西稻粥,可以说是食物匮乏时代的飨宴。京西稻米看着有层油,煮成粥盛在碗里,米汤颜色青绿青绿的,不一会就会结一层淡绿透明的皮,喝起来特别香!这个是很多老北京人骨子里面悠久的回忆。

“这个稻子丰收了以后基本上要全部上交的,现在村子里面大多数的时候吃的还是粗粮。”方大爷叹了口气,“虽然是红薯和棒子面居多,但也比之前强多了,最起码还是有的吃的,想想我年轻的时候,家里那是没有一把隔夜粮的。”

李正阳知道这个时候地里的农作物产量还是非常低的,没有高量产的种子,也缺少化学肥料,延续的还是古老的栽种法门,像方大爷现在干的活就是,捡粪。

“方大爷,您老今天这是捡了不少粪啊?”李正阳对边上的粪箕看了看,又散了一根烟给方大爷。

“老话怎么说的,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方大爷美美的抽了口烟,看李正阳夸他捡了不少粪那是非常的高兴。“我现在岁数大了,重的体力活干不了了,捡点粪还是可以的,溜溜达达的也不累。你看这个多新鲜。” 方大爷说着,满脸是得意的神色。

“您老真厉害,看得出来,您比别人早出来的。” 李正阳看了看方大爷脚边的粪箕一挑大拇指,这老头还真是捡了不少。“方大爷,您老的眼睛真亮,手脚也利索,一般人可是比不上您的。”

“呵呵,那是,你大爷我虽然老了,可是我的经验丰富着呢。”老头狡猾的一笑,想要和李正阳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小李,拾粪最好的时候你知道是什么时间吗?”

“大爷,您老知道,我还年轻,这个确实不知道,您给讲讲?” 李正阳也是乐呵呵的看着小老头。

“我就知道你不知道。” 方大爷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你娃是城里人,我告诉你啊,拾粪啊,最好的时候就是早上,特别是冬天的早上。”

“为啥呢?”李正阳很有眼力见的接着捧哏。

“早上啊,特别是冬天,天气冷,这个时候粪的臭味不太熏人。” 方大爷也是一脸的笑意。“还有呢,就是有的人他一大早起不来,我们都是干活的,只要早点起来,干啥都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