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俞菲鸿的戏份结束以后,她就换上一身普通工装,回归了导演助理的位置。
李念的拍摄风格她还不好总结,但是她确实是发现了之前他所谓的脑海中已经有画面,所言非虚。
李念拍戏拍的很快。
在架起摄影机前,他会跟演员们仔细讲解清楚想让演员做到程度的表情、动作、甚至语气态度,他会规划一个细致的框架,让演员们不要超出这个框架。
好处就是,演员们表演有了目标,就会让自己想办法达到李念想要的效果,就会比较省时间,对于演技一般的演员们,他们有了参照目标,就可以通过模仿相同情绪的范本来表现出来,不用一遍遍的去磨。
而不好的一点,就在于,演员们除非很有天赋,否则跳不出这个框架的情况下,就很难会有灵光一闪的那种表演状态,就是俗称的炸裂演技,能让人眼前一新。
很快,李念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之前短片的时候,时长短,还没察觉,到了电影拍摄中,有几位出众的演员的时候,这一点就会凸显出来。
就像是王劲嵩老师的表演,李念如果只给了“猥琐”两个字,他会设想出这个人物的内心旁白、表情、小动作,甚至再加上外在衣着,来完美的表达出这两个字在一个人物身上的体现。
但是当李念给“猥琐”加上概括语的话,“你要颔首、搓手、佝偻起身子,加上斜瞄的眼神来表现出你的猥琐”,跟王老师自己表现出来的,就不是一个味道了,效果也会有差别。
所以这个方法还不适用于所有演员,要根据演员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果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李念调整了自己的拍摄方法以后,虽然多拍了不少镜头,但是李念能感觉到,几位主演尤其是张颂闻和王劲嵩老师的表演,更灵动了一些,有时候还会加上他们自己的一点奇思妙想,效果会比李念脑海中预想的画面更加好。
在这个过程中,田状状也早就发现了自己学生会遇到的这点问题,但是他没有直接提出来,一方面,问题留给他自己发现,是他作为导演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另一方面,他也相信李念,如果连自己的拍摄手法需要调整都做不到的话,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导演,再调教也没法成为大导演。
他更倾向于,帮李念解决一些他面临的实际难题。
就比如现在要拍的溜冰场滑冰的戏份。
这场戏需要很多群演在场上一起滑冰,每个人之间的方向、动作都要不同,第一次调配这样的场面,李念也是头疼得很。
不是这个群演不小心摔倒,连着身边的几个一起摔;要么就是有滑着滑着突然发呆的,眼睛一直盯着地面,然后和对面来不及刹车的撞到一起,在冰面上滚成葫芦。
加上天色慢慢黑下来,温度又冷,重拍了几次后,就有人不耐烦了,更不好好拍了。
黄聪拿着大喇叭一遍遍的喊,嗓子都哑了。
而在一旁的田状状看李念拍了几次都不理想以后,就慢慢起身来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自己来。
“老师,让你看笑话了,这拍了半天一条没过。”
“这算啥,我第一次拍大场面的时候,那人数比现在可多,那会儿我记得是拍在草原上一场戏,是一场宴会,那会儿那边都没群演,就找了当地的大牧场,让大家一起办一场烤全羊的宴会,这才说服那么多人一起拍,但是头几次拍出来的效果乱糟糟的,谁都没办法,就一直拍一直拍,后来啊,这羊肉都快吃吐了,这才好不容易拍出一条满意的。”
“你刚拍第一部电影,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可是条件好多了,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场面讲究的是一个调配的问题,你之前的拍摄手法里,不就讲究一个跳不出的框架嘛,怎么到这里就忘了?”
李念一点就通,恍然道:“我总是把他们看成几位主演的背景,没有考虑到他们在镜头拍到的时候,也是这个镜头里的主演,把范围给框好,每几个人甚至每个人都放在一个小圈里,就好调配了。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