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亲率大军三十万,南下攻打襄阳与樊城。襄阳、樊城两城隔汉水相望,互为犄角,地势险要,乃荆州之战略要地。
刘备与关羽分兵驻守,刘备坐镇襄阳,关羽则率重兵坚守樊城,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襄阳城之所以易守难攻,汉水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军事防御角度来看,汉水宽阔且水深,宛如一条天然的护城河环绕在襄阳城一侧。它极大地增加了敌军接近城墙的难度,大规模的军队很难直接涉水而过。
这就使得敌方的攻城器械,像沉重的攻城塔、巨大的云梯等,很难直接运送到城墙之下进行攻城作战。
而且,汉水水流湍急,这对敌方的水军行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想要通过水上进攻,船只必须要应对水流的冲击,在航行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的队列和速度,使得敌方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水上强攻。
同时,襄阳城守军则可以凭借熟悉水流的优势,利用水军在汉水之上进行巡逻、警戒,提前发现敌军的水上行动,并且能够以灵活的战术,如撞击、火攻等方式来破坏敌军的水上攻势。
从补给线的角度讲,汉水为襄阳城提供了一条稳定的补给通道。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城中军民可以通过汉水来接收来自后方的物资支援,保证粮草、兵器等物资的供应。
而对于攻城一方而言,要想截断襄阳城的这条补给线,就必须先在汉水之上打败守军的水军,这无疑增加了攻城的难度。
此外,襄阳城的城墙建筑与汉水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城墙高大坚固,沿着汉水岸边延伸,城墙上的守军能够以汉水为屏障,居高临下地观察和攻击试图从水上靠近的敌军,形成交叉火力,让敌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在这样的防御布局下,襄阳城凭借汉水的天然优势,成为了一座让进攻者望而却步的坚城。
曹操站在汉水岸边,望着对岸坚固高耸的城墙,心中暗自思忖着是否要在此处发动攻城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决定放弃从这个方向进攻。
原因无他,曹军的水军实力相对薄弱,难以与守城敌军的水军相抗衡。而且,由于汉水宽阔湍急,他们所携带的攻城器械根本无法运送到对岸,这无疑给攻城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然而,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气馁,因为城池的另外三面同样存在着机会。尽管这三面都环绕着护城河,但相比起汉水而言,其宽度要窄得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攻打这些方向会轻松许多,但至少不像汉水那样令人望而生畏。
曹操目光扫过另外三面城墙,发现城墙上守卫森严,显然敌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不过,他注意到这些护城河并非深不可测,甚至有可能通过人力来将其填平。
只要能够成功地填平护城河,曹军就能够接近城墙,展开近距离的攻击。但这样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还必须面对敌方可能发起的反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