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皇后和太子妃先后与神医的谈话,也在锦衣卫的监视下,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皇帝。

皇帝看着太子送上来的奏折,长长叹了一口气。

储君之位,现在是真的要重新考虑换人了。

没有侥幸的心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念头了。

太子表示自己还需要在行宫长久的休养,朝中的政务往来不便,父皇可以交给其他人处理。

不必再费心送到行宫来了。

这算是变相的,主动退出继承人的竞争中了。

东宫的属臣自然也知道了事情的变化,太子性命保住了,但是无法行走。

皇朝继承人肯定不能是个有残疾的皇子,因此天然不用再考虑了。

但是他们这些属臣怎么办?

有些年长的,思来想去后,联合其他朝臣上奏折,请立皇太孙。

从前,太子是嫡子,是继承人。

太子的儿子,自然也是下一任继承人,也是皇朝的继承者。

两位都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

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太子还在,但是越过太子,直接传位皇太孙,也是可行的。

到时候,将太子奉为太上皇、奉为摄政亲王,同样可以辅助朝政。

从前的东宫属臣,照旧可以成为小皇孙的班底,在对方成年之前,进行辅政。

此事从前没有可以直接拿过来进行参考的,继承例子。

东宫的属臣事关一多半大臣们的选择,家中有些希望的孩子,基本都在太子手底下历练过。

也是朝臣们早早就做出的选择。

但同时,三、四两位皇子,在朝中也隐约有了新的支持者。

这些是新科考试之后,重新录取进来的大臣。

与诸多老派大臣们,现在还没有那么紧密的利益牵扯。

从龙之功,从龙之功。

一手的功劳,和跟在别人后面,捡到的残渣剩饭。

两者的收益不可以同日而语。

太子起来的时间早,势力成形的时间也早。

后来的很多人,想要送上忠心,都找不到门路送上去。

现在好了,继承人问题上出现了裂缝,谁都有机会上前去试一试了。

东宫的人带头上书之后,立刻就有大臣跳出来,引经据典的反对。

表示从未有过册立皇太孙的传统,太子既然好了,说不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完全好利索呢。

现在这个时间,将幼子推出来是做什么。

如此的迫不及待,如此着急的换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诅咒太子殿下。

另外一派对这个说法,自然是嗤之以鼻。

双方互不相让,在朝堂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最前面的几位老臣,对这件事情,一言不发。

皇帝最后说道:“好了,此事容后再议。”

朝廷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种情况下,选储君的事情,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定下来的事情。

现在正在处理政事的,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一下子成为了京城里的热点话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