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都走上了正轨,错误的地方很少,所以速度也就加快了很多。”
杨厂长有些不相信,说:“你去找赵科长,然后来办公室向我汇报工作。”
向前进出了车间,去了资料室找到赵科长,然后两人一起来到办公楼。
赵海洋在办公室里向杨厂长详细的介绍了向前进的贡献,有了他的加入,让项目的正确率提高了,还加快了不少的进度。
“向前进在项目组的贡献并不比我和苏工少,有的时候,我们两个还要找他商量,这样才拍板定下来加工的工序问题。”
仿制并不是把零件全部测量大小,画出图纸,标上尺寸就可以了。
而是要结合实际,研究这个零件要如何制作,写出生产工艺,这一点才是最难的。
如果生产工艺不对,就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
向前进理论知识丰富,总能纠正出之前的生产工艺错误,编写出比较合适的生产工艺,这样才能够指导零部件的生产。
赵海洋的话让杨兴邦听的一愣一愣的。
“你是不是有些夸大了?”
“当然没有了,这种事情我能是乱说的吗?只有真的接触了,我才发现向前进对机械方面了解的很深入,尤其是生产工艺方面,有着充实的理论基础,我感觉他如果直接去考工程师,都可以直接过关了。”
杨厂长还是有些不相信:“可是...”
赵海洋和苏东辰两个人都有工程师证书,是厂里的技术专家。
眼下赵海洋的话就让杨厂长很是不敢相信。
赵海洋再三向他保证自己说的绝无虚话,杨厂长来了兴趣,说:
“既然这样,我就实地看看你们是怎么工作的。”
然后跟着来到车间,向前进,投入到了工作状态,不时有技术员前来向他请教技术难点,向前进都可以指明方向,有的时候也会直接帮助计算。
一个化油器当中的零件被测绘完成之后就开始了生产工艺的讨论。
整个过程也是以向前进的思路为主,赵海洋和苏东辰两人给予补充,短短半个小时就把生产工艺研究完成,形成文件记录下来。
这就让杨厂长看的是目瞪口呆,之前这个过程总要持续1~2天的时间。
甚至还需要实际生产一番,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反复的进行修改验证,这才能确认一个零件的生产工艺。
可是眼下只是半个小时,就弄好了,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这样就完成了吗?好像太简单了呀?”
赵海洋说:“之前我们研究出来的生产工艺全部都进行了验证,没有一个有问题的。”
“那这一次也实际生产试试?”
赵海洋说:“当然可以。”
然后叫旁边的韩师傅过来,看了看图纸,向前进交代一番,韩师傅就去生产了。
杨厂长说:“韩师傅是咱们厂唯一的六级钳工吧?”
赵海洋说:“是啊,所有零件的验证,都是韩师傅带徒弟弄的。”
杨兴邦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而是让人通知厂办送来几个大西瓜。
眼下虽然困难,但是,作为在部委里面挂了号的工厂,经常还是能够分到一些水果的。
车间中的气温有时候都能达到40度,待在车间里一直都是汗流不止。
向前进分到了两块西瓜,吃过之后,里面的西瓜籽也都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