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一连两天的考试终于落下了帷幕,断了十年的科考致使这两次参加院试的士子人数剧增,虽说通过人数也比以前稍多,可想要通过考核的难度依旧颇大。

看到家中诸事无恙,陈明才放下心来。之后的几日,他都待在家中陪着云锦,就连放榜的当天,也漠不关心。

云锦让他出去看看,陈明说已拜托学堂的同窗相看,若是考过,自会有前来人告知,若是没过,就无人会来了,奔走无益。

没过多久,学堂里通过考试的几名同窗便来到门口,此举不言而喻,陈明已然秀才之身。

细问之下才知,案首是嵩阳书院大儒的门生江渚,这也不出人所料。

陈明随后带了重礼去拜访钟夫子,以感谢他的教导,钟夫子让他明天到书院的将军柏前等他。

第二日,陈明早早地便来到树前翘首以盼,只是迟迟未等到来人。

对此,他并不着急,毕竟“程门立雪”的故事可就发生在这里,说不得两位也是也是想考验他一番。

此时的钟胡正在书院里的一间屋舍里与一位着长衫的青衣居士交谈。

“季和兄,不知你看了我那私塾里学生陈明的文章后感觉如何啊?”钟胡面带微笑地问道。

那居士点头,道:“不错,此子的文章大气磅礴,不拘一格,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几分苏东坡的影子。”。

听到居士的评价,钟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季和兄果然慧眼如炬!他虽然在进入我的私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功底,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仅仅经过短短的七个月时间,他居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实在是天赋过人啊!更难得的是,此人品性纯良,懂得自我约束、知书达理,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只可惜,我自身的才学有限,如今已无法再给予他更多的教导。所以,季和兄,还望你看在我们往日的交情上,将此子收入门下吧。相信以他的才华和品德,日后必定能造福一方百姓,绝不会辱没了你的名声。”。

“钟兄自谦了,你在五经上的学问,早就名动四四方了,以后这孩子可继续跟随你学经,我则教他诗文,望他有所作为。”,青衣居士道。

钟胡听到此话,知道他已是答应了,道:“那小子已等待许久了,走吧,我们去见一见他。”。

陈明在树下看到两位先生前来,他快走两步,至二者身前行礼:“见过钟夫子,见过先生!”。

钟胡为他引荐:“这位是‘五峰’先生李孝光,他并非我们豫州人士,只是素爱寻幽探胜,寄情山水,曾登天台,探禹穴,渡钱塘,游西湖,远至三吴、匡庐、少室、泰岱和横山等地,见景生情,赋诗明志,现下游历至嵩山,受书院所要,来此讲学。”。

陈明初闻“李孝光”之名,已是吓了一跳,他读过《五峰集》,认为李孝光以文章负名当世,如今一听,李先生还善诗作,当即,再次抱拳行礼:“久闻先生盛名,今得一见,三生有幸。”。

李孝光摇头道:“都是些虚名而已,不值一提,这里人多眼杂,随我去室内说吧。”。

三人走进屋内,李孝光与钟胡两人走在前头,陈明则跟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地走着。

到了屋中,李孝光首先开口询问陈明:“你姓陈名明,表字是何?”

陈明恭敬地回答说:“回先生的话,学生出身贫寒,父母都是山里的农民,还没有举行过加冠之礼,所以目前尚无表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