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并未多言,只是转身望向城内。
街道上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少人衣衫褴褛,面带饥色。
"传令下去,"白起沉声道,
"立即在城内各处张贴安民告示。同时开仓放粮,救济饥民。"
范雎快步走来。
"将军,粮仓情况已经查明。城中还有十余处秘密粮仓,存粮足够三十万人吃上半年。"
"很好。"
"立即组织发放。记住,要井然有序,不可出现哄抢。"
"已经安排妥当。"范雎答道,
"我让郑国带着工匠学堂的学生们协助发放。他们在民间很有威望,百姓信服。"
话音未落,城下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饥民们听说要开仓放粮,蜂拥而至。
有老人跪地痛哭。
"求求大人开恩!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
传令下去,每个坊市设立两处粮食发放点。另外,派军医救治病患,施药救人。"
范雎却提醒道。
"将军,这些粮食来之不易。若是不加节制地发放..."
"无妨。"白起挥手打断,
"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民心。秦王早有谕令。当以仁义待降民。咱们要让韩国百姓看到,秦军是来拯救他们的!"
于是,新郑城内很快出现了一派忙碌的景象。
工匠学堂的学生们分头行动,在各个坊市组织粮食发放。他们不但发放粮食,还帮助孤寡老人挑水担粮。这些年轻人的行为,让百姓们看到了秦国的仁政。
城南市集,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端着粥碗,泪流满面。
"想不到秦军竟是这般善待百姓。这些年我们在韩国,可从没享受过这样的恩惠..."
郑国正好路过,听到这话,不禁驻足。
他蹲下身,轻声问道:"大娘,这些年过得很苦吧?"
老妇人抹着眼泪说:"可不是嘛!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官府还经常派人来催粮催税。去年我家那几亩薄田,收成还没到手就被征了大半..."
郑国叹息着站起身。
他想起当初离开韩国时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如今故地重游,亲眼目睹百姓疾苦,更坚定了追随秦国的决心。
城西一处粮铺外,聚集了不少饥民。
店主原本是韩国富商,此时正带着伙计往外搬粮食。
"诸位父老乡亲,"他高声道,
"秦军已经承诺保护商贾利益。我们不必再惶恐,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这批粮食,就当小本做个善事,发给大家充饥!"
众人欢呼雀跃。有人感叹:"早知秦军如此仁义,我们何必抵抗..."
范雎走在街上,不时停下询问百姓疾苦。
必须让百姓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大人,"一个中年汉子上前施礼,"听说秦国在推广新式农具?不知我们能不能..."
"当然可以!"范雎欣然答道,"工匠学堂很快就会在这里开课。到时候,诸位都可以去学习新技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