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这段话对张仲景无疑是给予了肯定,更坚定了他研究医学的信心。

东汉末年,汉灵帝选拔人才,汉武帝时期,汉代的官员选举制推行“举孝廉”,有点类似近代的“顶替制度”,就是父辈为官,那么这个家族的子嗣必须世袭家族官职。

不喜为官的张仲景不得已被举荐,赴任长沙做了一名父母官。上任后的张仲景了解到长沙人民饱受瘟疫之苦,于是他不问政治,先坐堂为民看病。后来中医的“坐堂”就是他发明的。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建安年间,瘟疫反复席卷民间,一时间人们病得病死的死,城市仿佛一座空城,人民多死于伤寒症。

张仲景心急如焚,于是反复研究治疗伤寒症的药方,他不仅研究了《素问》、《黄帝内经》等上古医学经典,还参照了《汤液经法》等等前经方典籍,并结合临床经验,前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写下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张仲景在长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他临走那年冬天,长沙街头雪花纷飞,风寒刺骨,张仲景途经白河一带,发现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之人,他们衣不遮体,饥寒交迫,耳朵都冻烂了。

医者仁心的张仲景看后非常心疼,回去后便用几味驱寒的草药和羊肉熬汤,熬好后把肉和菜都捞出来剁碎,然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下锅煮开,分给大家吃。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饺子的由来,由于这面食做出来像耳朵,又是专门给耳朵冻烂之人治病发明的,张仲景就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娇耳汤。

病人连饺子带汤一同吃下去后,不一会就觉得浑身发热,久吃下来,身体抵抗力增强耳朵也好了。

张仲景晚年得病,他知道自己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便开始准备后事。长沙的朋友听说后,便前往南阳来看他,其中有一人会看风水,就对他说:“仲景啊,长沙有一处风水极佳,不如你到那里选一块风水宝地。”

但南阳的人听了非常不高兴,张仲景此时已经是德高望重的名医,岂能不葬在故乡?张仲景听了感慨地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张仲景去世那天是冬至,送葬的队伍抬棺走到当年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棺绳忽然断了。于是大家顺应天命在此落葬。后来人们还在他的坟上修了一座庙名为“医圣祠”,以此来纪念他。

冬至这一天吃饺子的习俗,也就此流传了下来,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一冬不冻耳,就是从张仲景这里得来,你们了解了吗?

无论如何,千古流传下来的饺子已经成为了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也成为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