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有生意,有人就有钱。
赵胜利看着市场上人头攒动,琢磨自己该做点什么生意。
当他看到各地来往的人群,扛着大包小包,他们需要一个小推车。
虽然也有推车,但是设计不精巧,有点粗笨,无法随身携带。
赵胜利顾不上找旅馆,先是打听哪里有五金厂。
在一家村办小五金厂内,赵胜利找到他们厂长。
这家小厂主要生产铁架子,效益很一般。
赵胜利把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给厂长仔细讲了一下这小推车的功能。
厂长也是个机灵人,一看就懂。
现在义乌这么多进货送货的,这个小车对他们来说那就太方便了。
只是这用铁管成本太高,铁制品还在管控中。
厂长提出一部分材料可以用竹竿或者木杆替代,连接处可以用铁管加固。
赵胜利觉得这个想法挺好。
当天下午,厂里的技术员就开始试着分解这个小车,把需要的零部件标好尺寸,试着生产。
赵胜利把自己的四百块钱,全部拿出来,说第一批货他全要了。
有了这个保证,厂长就开足马力,开始测试。
底盘,两个车轮,拉杆可折叠。
经过几次测试,终于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工艺难度和使用方便上都可以兼顾。
看着做出来的小车,赵胜利赞同这师傅手艺可真不错。
虽然没有全铁的看着结实,但是价格便宜了一半还多。
一个成本也就不到四块钱。
赵胜利用小推车拉着自己的行李,在批复市场这么一转悠,就吸引来不少目光。
这可是刚需,有了这个,能省多少气力。
“小哥,你这个推车在哪买的,多少钱?”
赵胜利几乎被围住。
“你们要吗?在五金厂。一会我去搞几个过来。六块钱一个。”
“六块钱?不贵,不贵。有了这那得省多大力气。”
“行,下午还在这,我让他们送过来。”
一辆三轮车,拉满小推车。
赵胜利在车上坐着,使劲吆喝起来。
这人是越围越多,五十多辆车,半个小时就卖完了。
一会会的功夫,就赚了一百五十块钱。
这感觉太好了。
赵胜利回到厂里,让他们连夜加班加点生产。
准备第二天接着卖,这玩意很可能马上就有人仿制出来,第一波是最赚钱的,一定要快点出货。
连着卖了三天,赵胜利累的腰酸腿疼,可是一点不觉得累。
短短三天,赚了一千块钱。
一百张大团结,腰包里面都放不下了。
看着市场上自己的小推车已经占据主流,赵胜利减少了下单,这玩意后面的钱就没这么好赚了。
果不其然,在第五天,就出现了同样的推车。
甚至还升级了一部分功能。
价格也比赵胜利的车便宜几毛钱。
赵胜利知道吃独食的时间过去了,再往后会越来越便宜,利润越来越低。
他本来就不打算在这里常驻,赚到这一笔钱之后,买了两大袋的货,准备回上海。
什么皮筋手绢,袜子纽扣,一共进了三百多块钱的货。
出来两个多月,该回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