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夏儿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古锦岩竟会如此坦然地接受她的批评。
她的神色缓和了些许,低头看了看手中未捣碎的草药,又轻轻叹了口气。
道:“我并非有意刁难,只是……城中百姓的生活实在艰难,每日来我这里寻药的,多是带着病痛的老人和小孩。
他们不仅缺药,还常常饿着肚子。
我自己力薄,能救一人是一人,但若要根本改变,靠我一个人,又能做什么?”
古锦岩望着凌夏儿,看到她眼中既有怜悯,又有疲惫,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敬意。
她微微鞠躬,语气郑重:“凌姑娘,你对百姓的关心令我敬佩。
请你放心,我会重新审视这次重建的所有安排,确保不会让百姓再受苦。”
凌夏儿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语气也稍微柔和了一些:“希望如此。若古大人能真心为百姓着想,我也会尽我所能相助。”
古锦岩欣然道谢,她知道要赢得百姓的信任,仍需时间和行动。
然而,经过这次谈话,她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几日来,古锦岩走遍了赫沙城的大街小巷,试图了解每一位百姓的真实想法。
她穿过破败的街道、走进简陋的草棚,聆听百姓们的声音,不带卫兵,也不穿绒服。
试图在最贴近民生的角落中找到她的答案。
一天下午,古锦岩来到了城西的一片废墟。
这里的房屋多已坍塌,瓦砾遍地,只有一些简易的草棚临时搭建在破旧的墙角。
她看到一位老者佝偻着背,正小心翼翼地在瓦砾堆中捡拾着碎石块。
古锦岩走上前,温声道:“老人家,这些碎石是做什么用的?”
老者愣了愣,随即眯着眼抬头看了她一眼,不急不缓地答道:“这些碎砖还能垒墙。
我们不敢指望大人们帮修房子,能找到的材料都自己用起来,总比露宿街头强。”
古锦岩听得心头一沉,她蹲下身子,轻轻扶住老者的手臂。
道:“老人家,重建的房屋很快会分发到大家手中,您不用辛苦了。”
老者摇摇头,缓缓道:“古大人,我们知道您的好意,可是修房子、盖屋顶都要材料。
而粮食就已经不够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咱也不求别的。”
古锦岩无言,她清楚老者的无奈。
这些百姓在战乱中早已学会自力更生,他们见惯了朝廷的推诿和敷衍。
即便如今有人出面重建,他们也带着本能的不信任,害怕依赖之后会失望。
继续往前走,古锦岩来到一个临时集市。
集市不大,地上摆满了零散的生活用品,都是百姓们互相交换的食物和简单的日用品。
古锦岩驻足观察,目光很快落在一个卖干粮的小贩身上。
她走上前问道:“这干粮卖得如何?”
小贩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一身简朴,以为是普通百姓。
便无顾忌地抱怨起来:“还能如何?家家粮食不够,有些人只能卖些干粮换取药材或衣物。
这日子真是苦啊!听说上头为了重建,还要征用一些粮食,这可是要了我们的命啊!”
古锦岩惊讶道:“谁传的消息?”
小贩嗤笑一声:“这消息都传遍了,不少人都在说,城中虽然有大人带头重建,可百姓要交出粮食来支撑。
这种重建,不要也罢。”
他说完狠狠地甩了甩手,好像积蓄已久的怨气终于找到出口。
古锦岩沉默片刻,平静地问:“若是告诉你们,重建不需要交出粮食,你们会相信吗?”
小贩愣住了,随即不屑道:“说归说,真正的官家何时体恤过百姓?
我们不求锦衣玉食,只求能有个温饱,不被打扰。”
古锦岩深吸一口气,心中更加坚定,决心要改进重建计划,让百姓们真正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傍晚时分,古锦岩再次来到了凌夏儿的药铺。
药铺门前,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正在焦急地等待。
她的孩子面色苍白,瘦弱不堪,时不时虚弱地咳嗽。古锦岩上前询问:“孩子怎么了?”
母亲抬起泪眼,哽咽道:“孩子生病了,药铺里已经很难找到药材了。
小儿生来体弱,之前有药还撑得住,现在……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凌夏儿从药铺中走出,手里捧着一碗草药,轻轻递给那位母亲。
叹息道:“这只是简单的汤药,效果不强,但至少可以缓解孩子的咳嗽。”
古锦岩看着母亲感激地接过草药,心中隐隐作痛。
她深知药材稀缺、粮食匮乏,百姓们连最基本的健康都无法保障。
而重建中的各种安排又给他们带来了重重压力。
凌夏儿看了她一眼,平静地说道:“古大人,百姓们不求多,但求安生。
若您能给他们些许保障,或许会减少他们的怨言。”
古锦岩点头,沉思良久。
她已经意识到,自己对百姓的实际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重建的计划虽然宏大。
但并未站在百姓的角度去细致考量。
翌日清晨,古锦岩再次踏上巡查的路。
这一次,她来到一家简陋的茶摊。
几位老人坐在破旧的矮凳上,喝着清茶,时不时谈论着重建的事。
她悄悄坐下,倾听他们的对话。
“你听说了吗?官府这次修建,还是会向咱们收钱,哪有不花钱的好事?”
“是啊,白给我们修房子?咱们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官府这么大方。”
“就是,我们家本来粮食就少,若是再被征收,怕是要饿死了。”
古锦岩微微皱眉,意识到这些流言早已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她坐直身子,温声说道:“几位老人家,朝廷此次重建,并不会收取你们的粮食和财物,请放心。”
几位老人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不信道:“姑娘,你说得好听,我们见过多少次口头的承诺。
到头来不还是百姓吃亏?”
古锦岩正色道:“我就是负责重建的官员古锦岩,我可以向各位承诺。
此次重建,绝不加重你们的负担。我希望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安居之所。”
老者沉默了片刻,似乎被她的诚意打动,喃喃道:“若真如此,那我们就信您一回。”
古锦岩继续前行,来到一处简易的建筑工地。
一些青壮年和工匠们正在加固墙壁,用废墟中的砖瓦重新砌墙。
古锦岩走过去,向正在工作的李福询问道:“李师傅,大家对重建有何意见吗?”
李福擦去额头的汗水,略显无奈地答道:“古大人,百姓们多是听信了流言,担心重建会影响生计。
觉得重建只是为了让官府好看。
许多人心中都有怨气,虽不言语,但心不安稳。”
古锦岩点头,她已经充分意识到,百姓们的误解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多年来的积怨。
她思索片刻,语气坚定地说道:“请转告大家,重建的所有费用和物资。
朝廷都会负责,不会从百姓手中夺走一分一毫。”
李福点点头,缓缓道:“古大人若能做到这点,百姓自会安然接受重建之事。
毕竟,他们也盼望着一个安稳的生活。”
古锦岩经过数日的思考和巡视,逐渐明白了一个现实问题:尽管朝廷拨下的重建资金初看充足。
但在重建整个赫沙城的过程中,这些银两只是杯水车薪。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让重建工作持续进行,并让百姓们获得切实的收益。
成了她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新的方针——以工代赈。
古锦岩召集了城中的士兵、工匠以及一些百姓代表,在城中心的空地上宣布了以工代赈的政策。
人们围成一圈,面带疑惑和期许地看着她。
“今日,我在这里宣布一项新的政策——以工代赈。
朝廷的银两虽有限,但我们会尽全力保证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只要各位愿意出力,参与到修建房屋、清理废墟、搭建围墙等工作中,我们会按天发放粮食,保证大家的温饱。”
古锦岩目光坚定,声音不高却透着无比的笃定。
围观的百姓们一阵骚动,彼此低声讨论着,疑虑和期待交织在每个人的脸上。
一位年长的老人站出来,颤抖着问道:“古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吗?
我们干一天活,真的能得到粮食?”
古锦岩郑重地点了点头:“朝廷银两确实有限,但我承诺,每位参与劳动的百姓。
都能获得相应的酬劳和口粮,绝不让你们白干活。”
本章已完 m.3qdu.com